不待马尔参回答自己,顾维钧又继续说道
“马尔参先生,你必须要明白一点,淮海根本就没有任何权力同意在未来转让一个港口于德国我们只是地方政府,而不是中央政府”
出方提示对方之余,顾维钧则又补充道
“您应该明白,现在我淮海给略使公署绕过中央接受胶澳,需要担负多大的干系,首先我们不仅要承担来自中央政府的责难,同样需要考虑到日本人可能的进攻”
与其说是补充,此时顾维钧的话到不如说是“提示”,提示对方注意,归还胶澳并不是德国人主动的行为,而是在面对日本宣战的大前提下,不得不做出的高姿势,换句话说,德国现在压根就是没讨价还价的余地
顾维钧的提示使得马尔参整个人都沉默了下来,他之所以提本弥补,是为未来德国的利益考虑,对德国而言,德国绝不愿意在胶州租借地上和中国进行人任何讨价还价在某种程度上,这一点是德国远东政策的核心,占领它对于德国人在中国沿海岸的地位则是如此重要的一个因素,在向胶州湾提供用于建立海军基地的方便设备的同时,中国的山东省向德国提供用于攻击由英国在华长期把持的商业霸主地位的机会
除了铁路计划和各种商业扩展外,占领青岛计划乃是德国世界政策的一个重要部分青岛只不过是其影响区的北端,尚未完全确定界限,但会看到它将尽可能向南扩张到汕头,与之相连可能会建立另一海军基地利用南方的汕头和北方的青岛,德国迅在汉口构筑一重要阵地,使之成为大概的西部世界
而这一切都是以胶澳租借地为核心,如果德国归还胶澳,那将会得到其自身将来藉此得以执行的侵略计划的极重要的优势在汉口,德国人的区域和俄国人的同样多,而德国人的利益正在成功地与英国人的竞争同样,在汕头,德国人在港口谈判中显示出明显的优势,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还是难得看到德国旗的再者,如果德国从汕头并越过汉口到达长江流域,则德国向前推进使其影响过迄今与英国相关区域的势头依然强劲
因而,无论从何种观点来看德国在中国的地位都是一样的,德国人在中国政策中对青岛的密切依赖关系无论从政治、商业上看,实质上德国在远东未来的存在,都体现它在胶州领地的存在上,现在迫于日本的压力需要归还胶澳于中国,但是作为外交官,他却不能不考虑德国未来的在华利益,战争很快就会结束,一切危机都是暂时的
可……对方的提示却清楚的告诉马尔参一个现实,眼前的顾维钧是不可能在这个问题作出什么让步,而且就像他说的那样,作为地方的淮海经略使根本就没有权力答应让港口于外国,他们是绕过中央同自己谈判,那意味着德国是在同一个地方政权进行谈判,同样也意味着,在未来德国压根就不需要遵守归还胶澳的条约,这种条约是没有任何法律效应的,至少对于德国而言,德国从未同中国的中央政府签署过任何归还胶澳租借地的条约
而这一切都意味着在战争结束之后,德国还能够派出舰队来到中国,在适当的威慑之后,重收回胶澳而且是明正言顺的,不需要对方给予任何条约上的保障
“嗯”
故作沉重似的马尔参沉吟数十秒后,先是认真的看着眼前的顾维钧,然后又有些沉重的点了点头
“好,出于两国的友谊,我不会坚持中国给予弥补,但是……”
虽说内心意识到对于德国来说,将胶澳交给地方政府以至优于交给中央政府,但马尔参却依然不依不饶的提出其它的条件,在他看来,突然的转变会让对方产生疑惑,在外交上有时候需要让对方产生一种错觉
“德国为了运营胶澳前后花费近一亿马克,所以,德国需要经济上的弥补”
“不可能”
顾维钧断然摇头说道
“根据胶澳租借条约,在条约到期或德国主动归还胶澳时,中国不需要支付那怕一马克的弥补”
这会顾维钧还连拿出胶澳租借条约回击对方,出于想尽快结束谈判的心思,他随之补充道
“但是,出于两国间的友谊,我们愿意向在华德国侨民提供一个保证”
“保证?”
他们能够提供什么保证?
“一份安全保证,就是在未来,无论时局如何演变,即便是中国向德国宣战,陇海都愿意无条件的接纳德国人,同时向他们提供一份工作,以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马尔参先生,这是我们能做出的最大让步了”
安置、工作,经略使绝不会拒绝接纳这批德国人,终究在德国侨民中有很多都是陇海所需要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沉默顷刻,在心权衡利弊之后马尔参反问道
“那么军人呢?”
“如果他们愿意的话,我想江苏陆军并不介意接纳部分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