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星期前,德国人第一次表示愿意归还青岛时,早已接到指示的他便将电报发往连云港,随后,经略使给他写了一封亲笔信,信里的内容实在吓了他一跳,可最后他反复思索数日后,才确信这件事也许有可为
但为重要的是,顾维钧知道如果不这么做会发生什么,以德国人的性格,他们绝不会把胶澳交给日本人,如中国拒绝接收胶澳,日德两国势必会于胶澳大打出手,他们就像两个私闯民宅的强盗,根本无视主人的存在,为争抢别人的财产而厮杀
即便是他日德国人投降了,他们得到了一块远在东方的殖民地,而中国,中国政府不仅屈服于日本y威,丧失了这次收回青岛的契机,而中国政府能做的,就是仿照日俄辽东战争前例,在自家为交战两国划定战争区,未能收复青岛的中国反而成了这场战争的殉葬品
有些事情是一定要有人做的
经略使在信中的极为诚恳的言语,使得他明白,这件事经略使要去做,而他顾少川同样也必须要做
“顾先生,可德国的慷慨与正义,却因贵国的软弱而付之东流了,不得不说,中国得到了收回胶澳的机会,以日本人的贪婪,他们绝不会将胶澳归还给贵国就好像旅顺、大连一般,他们以至会占领整个山东”
马尔参不无可惜的说道,他明白不仅中国得到了胶澳,德国同样也将得到胶澳,而且是永远得到,将胶澳归还给中国,守不住虽然是原因,重要的是通过将胶澳归还给中国,能够保留德国在将来停战后收回胶澳的权力,终究那时胶澳的主人是中国,而不是日本
如果胶澳在日本的手中,想夺下日本人的东西,就需要用血去换,但是中国却不同,只需要……一份最后通牒就能做到
“马尔参先生,对于中国而言,这的事是一次机会,大概,中央政府能够拒绝,但淮海经略使负地方经略之责,自然不会错此良机,中央不做为当由地方补之……”
顾维钧话的只使得马尔参一惊,他惊讶的看着面前的顾维钧,淮海经略使要越过中央政府接收胶澳?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难道眼前的这个人和他所代表的淮海经略使府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吗?
“无论如何,胶澳都是中国的土地,德国断然不会将胶澳交给趁火打劫的日本人,既然是中国的国土,那么就让中国人为中国的土地流血”
虽然顾维钧并没有提到战争,但马尔参却已经听明白他话里的意思,那位淮海经略使在做出接收胶澳的决定时,便已经明白他将会面对什么
如果换做以往,马尔参会拒绝这种“妄想”,但是现在,他却突然意识到如果将胶澳交给淮海经略使会给德国带来什么样的好处,胶澳留在德国之手,只会令德国蒙受战败的侮辱,可若是交给中国人,以至有可能导致一场——战争
中国大概弱小,大概不堪一击,但英国却在中国享有巨大的利益,假如中国人和日本人为了胶澳大打出手,到时势必会打乱英国在亚洲的战略部署,谁知道会对未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想到这里,虽然没有得到国内的同意,但马尔参还是将身体悄然前倾表现出了浓浓的兴趣来
“那么,顾先生,您能否知道我们所开出的条件呢?”
“虽然贵国公开允诺是无条件归还,但是我想在一些问题上,完全有商量的余地,而我现在就能够回答你,在不违背中国的原则与利益的前提下,我们现在就能够签字”
顾维钧显得非常急切,他知道不仅是他,就是眼前的马尔参也知道,每拖一个小时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日本人将会有可乘之机
“……中国需许诺在未来应在中国其它沿海地区,考虑给德国另行弥补”
在谈判进行十几分钟后,马尔参提出了一个要求
“弥补?”
顾维钧整个人随之一愣
“不是无条件的吗?”
“顾先生,您必须要理解一点,对于德国帝国政府而言,发展与中国政府的友好关系是可取的,而且归还胶澳租借地也是德国政府所愿意的,但是考虑到未来的德国的远东政策,我们希望中国政府能够允诺,在未来当德国提出要求时,中国同意另行转让一个港口于德国使用”
眉头一紧,顾维钧的语中带着一丝不快
“如果你们提出这个条件的话,那么归还青岛还是无条件归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