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五成份额,预留给华纳中国或是申芃菲大姐1到2成,毕竟这是一部立项之初就瞄准电影节的参奖片,引入海外渠道是应有之意。
还有1到2成属于官面上的合作方,比如深城有关部门或是帝大、清大之类的校方,这种借鸡生蛋、合作共赢的操作铂爵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套路,陈一鸣的“都市宣传片”也在国内树立了口碑,相信达成合作问题不大。
剩余份额则用来吸纳其他业内合作方,首选自然是魔影,牛气冲天的牛大哥也可以考虑。
整体项目预算不包括宣发费用不超过6000万,陈一鸣给沈明开出了500万片酬,跟自己的导演费刚好一样。
有一说一以沈明当下的行情来说,500万已经略微偏高,但考虑到出资方不拿票房分红的潜规则,陈一鸣的开价算是十分厚道。
沈大佬投桃报李降了50万,主动矮了陈一鸣半头,话也说的很漂亮,“方便把演员片酬控制在600万,10%的额度比例更加健康。”
按理说以圈内行规,这些东西不该是陈一鸣跟沈明谈,哪有导演直接给主演开片酬的,忒俗!
不过事无一定之规,陈一鸣跟沈影帝的接触过于阳春白雪,很有些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味道,今天掰扯一通孔方之事,反倒多了一些亲近感,距离上也拉近了不少。
更何况铂爵这边还真就是陈一鸣跟沈明混得最熟,底下人过往全无交集,钱上的事两人直接沟通显然更有效率。
总之这次会面成果丰硕成就斐然,陈一鸣也就此确定了个人的第五部电影,名字是《Y》。
没错,魔改版的《心灵捕手》,根本还没有名字,菊次郎那个本子标着《X》,这个就是《Y》。
陈一鸣把取名重任全权委托给了沈影帝,电影名这东西其实没多少要紧,意思到了就行。
眼下是12月底,马上就是2016年,默认参加戛纳电影节的话,最迟6月中旬要拿到电影局的过审文件,时间上算是不宽不紧刚刚好。
考虑到这个故事基本没有特效,是一部纯粹的剧情片,2个月筹备,2个月拍摄,2个月后期,只要不出现重大变故,半年时间妥妥的。
圈子里的消息传的特别快,元旦假期刚过,陈一鸣新片在三校海选男主角的新闻就爆了出来。
更多的信息被飞速挖掘,携手沈影帝剑指戛纳的标题党传得沸沸扬扬。
不过业内对这个消息的解读另辟蹊径,年头儿筹备年中上映,那不就意味着,陈一鸣将连续两年缺席春节档了吗?
这才是真正的重大利好啊,春节档大杀器在春节宅家,对众多同行来说,无异于提前搬掉了一颗定时盒弹。
就是嘛,陈导这样的大艺术家,就该着力于精进电影艺术,搁俗穿地心的春节档搅合个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