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就该精进电影艺术

第389章 就该精进电影艺术

如果沈明都说当下二十岁上下的男演员没有合适的,那就是真没合适的。

沈大佬不仅是影协主席,还经常出任国内电影节、电视节的评委,国内水准以上的演员都在他脑袋里装着,他老人家如果屈尊降贵,开一家选角工作室啥的,那绝对是这个行当里的龙头。

只不过他自惜羽毛,极少在这方面发表意见罢了,哪怕是他参演或主导的项目,也很少在演员人选上越俎代庖。

如今他自己主动把话题引到戏搭子上来,已经称得上是破例之举,由此也可以看出,沈明对《心灵捕手》魔改版的重视程度非同一般。

陈一鸣也听出了沈明的潜台词,他觉得刘东君不太适合出演这个角色。

小刘同学虽然没和铂爵签约,但早就被外界划进了陈一鸣的势力范围,而以你的年龄和实绩,俨然是国内同代演员中独一档的存在。

沈明没提刘东君的名字,正说明他不看好这个选择。

只能说沈大佬有先见之明,陈一鸣还真想过让刘东君来演叛逆天才。

一是年龄、气质合适,东子正在读大三,演一个厮混在大学城的小混混刚刚好。

二是演技合格,这几年刘东君就没断了跟铂爵合作拍电影,《1951》崭露头角,《情书》夯实基础,《夏至五百天》脱胎换骨,一步一個脚印,进步既快且稳。除了铂爵的项目,他还参与了两部实验电影和一部单元剧,演技得到了广泛认可,是当下公认的青春版演技派。

当然,拿来跟沈明对线肯定还差着火候,但话说回来,二十出头的男演员,谁来杠明叔都是被碾压,东子放对面至少不会被单带打穿。

三嘛自然是就熟不就生啦,陈一鸣是个懒鬼,有老人儿可选的情况下,很少像别的导演那样刻意求新求变。他打心底里觉得演员和角色是两回事,所谓戏路也是一个伪命题,好演员演啥像啥,水平不够本色出演照样翻车。

他选角的原则,从《第十三层楼》就能看出一二,圈内少有像他这样“尊重”演员意愿的导演,也只有他才会任性到让三个演员自己“认领”角色。

这个项目是为沈明量身定制的,自然要以沈明的意见为优先,既然沈大佬觉得出道的男演员里没有合适的,陈一鸣自然不会坚持一定要用刘东君。

那就撒开网海选呗,华国影视圈可能缺资金缺技术缺创意,但就是不缺演员,每年都有新人一茬一茬地冒出来,里面也从来不缺少演技天才,肯下功夫去选总能选出合适的。

陈一鸣答应回去就安排选角,先把三校里的在校生过一遍。

“不过明叔,我不会要求你放水,但在剧本编排和拍摄过程中,我得给新人一点优待,先跟你打个招呼,别觉得我偏心眼哦。”

沈明哈哈大笑,“给我这个老东西编故事,已经够难为你的啦,就按照你的想法来,我没有意见。”

都是人精,谁占便宜谁吃亏心里门儿清,陈一鸣也就不再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