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吃亏是福

电视台的女记者继续追问道,“陈导,这次《木兰》没有去海外参展,大家都很意外,请问你是怎么考虑的呢?”

问的很和善,潜台词却跟蒋胖子一个意思,就是说陈一鸣“自甘堕落”呗,为了票房迎合观众拍商业片。

按理说陈一鸣不该被归到文青导演的行列里,自他出道以来,一直都走的是商业路线,参加电影节不过是为了公关炒热度而已。

但是谁让他的《1951》在戛纳和奥斯卡屠神证道了呢。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戴上了之后再想摘下来,可也没那么容易。

说穿了,《木兰》不去参展单纯是因为没必要而已,只是这个理由不适合当众说出来。

于是陈一鸣不假思索地答道,“大家为了这个项目忙了两年多,都很疲惫了,再安排海外电影节,实在是忙不过来。

虽然不会出国参展,但是《木兰》确定会在全球上映,请大家拭目以待。”

强打精神应付完采访,陈一鸣还得马不停蹄地赶往市区影院,参加当天最后一场路演。

一周多的时间走下来,陈一鸣已经疲掉了,各种套话说的熟极而流,似乎每个问题都无需经过大脑,嘴巴自己就能讲出来。

他已经有些厌倦了,甚至时不时会想,如果能拍完就放手就好了。

可惜这不可能。

票房越是高,身边的纷纷扰扰就越多。

蚕豆这几天出现了大批量的一星差评,明显是有备而来,拉扯着《木兰》的总评分往8分以下俯冲而去,让老贾颇有些气急败坏。

两家订票平台的评论区同样不堪入目,一方面是管理跟不上,另一方面也未必没有利用争议炒热度的心思。

媒体那边更是妖风阵阵,《木兰》被各路专业人士挑出了好多“十恶不赦”的错处,说到底夸人哪有喷人来的刺激呢。

陈一鸣以一己之力搞出了电影行业的营销进化论,就算铂爵可以凭借先手切走大块蛋糕,但旁人也不都是只会走程序的NPC。

幸好《木兰》的票房走势依然坚挺,排片率可以继续稳在高位。

有鉴于此,陈一鸣觉得被骂两句也就没什么大不了的,混圈的挣的就是挨骂的钱,人不能把便宜都占干净。

吃亏是福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