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方面陈一鸣觉得陈怀开给他的观感都要更好一点,起码人家老陈不虚伪,要什么在乎什么直接喊在头里,而不是拉自己的制片人老婆当挡箭牌。
被逮到就死,没被逮到就活,不存在中间态,片中人物的戏剧任务,也只有一个,就是挣扎求生。
电影中那场令华国人刻骨铭心的国难,被虚化成了纯粹的背景,故事真正的舞台,其实是从古至今都从来不属于华国人的教堂。
就是故事本身,让陈一鸣无力吐槽。
然而交流下来的感受,让陈一鸣很难维持之前的初印象,明摆着老孙对搭档的为人十分清楚,只是他懒得理会而已。
这不是孙旺泉的技巧问题,单纯是因为主题受限线索难以铺陈。
这是陈一鸣与孙旺泉第二次近距离接触,之前一次是在《建国大业》的首映礼上,点点头打个招呼的交情。
跟着孙旺泉一路走进影厅,陈一鸣贯彻只带耳朵不带嘴的原则,坐下之后全程微笑,做好自己捧人场的本色。
真正能够反映华国反抗精神的元素,比如军队伤兵,却从来不是故事的核心。
本该声名狼藉的妓女,在电影里是圣洁的、光鲜的、高贵的,摇曳的旗袍裙摆,代表着金陵乃至华国的旧时代风貌。
《金陵》花掉一个亿的片酬选了新晋奥斯卡影帝当男主角,孙旺泉坦然承认,就是为了打入海外市场。
如今则是一间屋子两个人的私人会面,没有摄像头怼着,也没有旁人打扰,然而却依旧无话可说。
因为《金陵》立项筹拍的时候,《1951》还没影子呢。
前半段的战争戏中规中矩,后半段的女性群像戏美轮美奂,油画质感配上教堂场景,悲天悯人的氛围烘托得非常到位。
王德发!
而在这关涉生死的极端情境下,电影里的所有人居然都是舍己为人的圣人,复杂的人性全是圣洁光辉的一面。
如果脱离国难的大背景,陈一鸣自然可以评价为“一眼假”。
可惜《金陵》和《大地震》一样,挂着国民伤痛的免责金牌,陈一鸣骂不出口只能闭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