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眼累心也累

原本陈一鸣还挺期待与孙旺泉之间的对话,可惜期望多大失望就多大,聊得越多陈一鸣就越是觉得,自己跟他完全不是一路人。

到底是孙旺泉的大片,不仅魔都的各家媒体悉数到场,魔都周边城市以及帝都、穗城的媒体也有好多家大老远跑过来。

陈一鸣很难说服自己,认为《金陵》是拍给华国人看的电影,他要是孙旺泉就坦白承认,这部电影就是拍给老外看的。

这一点从选角上就能看出来,老孙骨子里是还是认同大投资+大明星=大制作那一套,哪怕他之前的几部大片口碑很糟糕,但是他依旧初心不改。

两个半小时的电影,只有一个先死后死早晚要死的节奏,全程看下来特别疲惫,眼也累,心也累。

试映场的时间安排在黄金时间的晚上6点半,当陈一鸣与孙旺泉并肩走进影厅的时候,现场气氛立刻进入到最高朝。

明明好莱坞影帝可以成为其中的一个变量,引出生死以外的主题和支线,跳出既定节奏和氛围。

抛开令人不适的电影主题不谈,叙事节奏上也让陈一鸣看得憋闷。

陈一鸣本以为孙旺泉是被张维平连累的那个,觉得他是一个比较纯粹的电影人,只不过遇人不淑,被一个利欲熏心的商人绑定之后当枪使了。

国难的极端环境下,人物之间的关系被大幅简化,变成单一的生与死。

电影剧情不算复杂,抗战时期某个城市被包围,一群妓女和女学生被围在一座教堂里,好莱坞影帝扮演的,就是教堂的神父。

但是陈一鸣注意到,电影开头并没有标注本片纯属虚构。

然而电影演到一半,图财的小混混突然蒙主感召激发圣人血统,变身真神父也去慷慨赴死了。

其实两人之前在会客室里全程尬聊,别扭得很。

话不投机,陈一鸣早早熄了跟孙旺泉探讨技术的心思,影院工作人员进屋招呼他们出场的时候,陈一鸣简直是如蒙大赦。

教堂、神父、旗袍,这就是陈一鸣从电影里提炼出来的最醒目的三个视觉符号。

简单的开场白之后,影厅熄灯开始放电影。

<div class="contentadv"> 《金陵》说是抗战题材,其实改编自一本小说,也就是说不完全是真实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