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又湿又冷,还没走到树林,寒气就已经渗透到骨头缝里。
远看是一片橙黄色的胡杨林,走进去就会发现,枝叶其实是跃动斑斓的,每一片叶子的颜色都有着细微的差别。
等到太阳露出地平线,低角度的光线照进树林,树叶的颜色差异瞬间放大了数倍,镜头里简直是萝卜开会。
担任光替的王威脸上,已经成了颜料铺子,表情全部被遮盖,什么情绪都别想出得来。
连着尝试了三天,众人达成一致,放弃。
这种情况,如果不想换景,解决方式无外乎两种。
其一是拍摄时加滤镜降低饱和度,把调色的重任交给后期。
其二是用道具手段增强树林里的晨间薄雾,相当于给镜头添加一层物理滤镜。
陈一鸣决定双管齐下,这边把在魔影厂道具车间盯进度的路平叫来皇城镇,那边则让齐郁、崔放带着王威试验降饱和度拍摄,然后把素材发回魔影厂调色。
事实证明后期调色并不是万能的,面部细节损失太多,舍本逐末了。
既然如此,就全力攻关封烟方式。
路平要完成的任务很简单,把正常情况下位于腿部以下那薄薄一层雾气,扩散到树冠顶部,营造出薄雾笼罩整片树林的效果。
<div class="contentadv"> 陈一鸣特地从八一厂借来了拍《1951》时合作过的烟火师罗宝河,跟路平一起开发最自然贴合的雾气。
10月7号,罗宝河与路平基本实现了雾气延伸的效果,每5个发烟罐可以覆盖方圆三十米的范围,大概能支撑3分钟的拍摄。
拍摄时所需要的面部高光,则由王礼荥老爷子的打光来补足。
隔天这场戏的一众小演员由老师和家长带着来到皇城镇,镇子里唯一的旅馆立刻闹腾了不少。
两个主演,张子风和陶奕西,一个10岁一个7岁。
张子风就是陈一鸣从《大地震》里薅来的羊毛,也是最终促使陈一鸣下决心使用大小两版演员的主要原因。
她长着一张祖师爷喂饭吃的脸,不在于多漂亮多精致,而是镜头下自带故事感。
所谓故事感不是虚无缥缈的主观感受,而是指演员的五官在妆造的配合下,具有多种气质层面的可塑性。
拿张子风来说,她的五官量感小,因此会给人一种干净的距离感。
双眼又黑又亮,眼角微微下垂,眉骨纹路贴合,直视镜头时有种小动物般的无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