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妙真闻言,心中了然。
太皇太后传召自己,果然是为了这件事。
看来,晋王在太皇太后面前吹了不少的耳边风。
人,她肯定是保定了!
就算是天王老子,也休想伤陈昭之命。
李妙真微微颔首,道:
“确有此事。陈昭此人颇有才干,朕决定免去他冒名顶替的罪行,并且重用他。”
太皇太后眉头微皱,不悦地道:
“陛下,此人竟然冒名顶替,触犯我大周之国法,岂能轻易赦免?
若是赦免,那我大周国法,将置于何地?
纵然,他有些许才干,也不能重用。
此人必须尽快处死,以正国法,以安民心。”
一旁的晋王闻言,眼中掠过一抹精芒,笑着说道:
“太皇太后所言极是,若是纵容此人,那我大周将会国将不国了。”
李妙真闻言,顿感不悦,冷冷地瞪着晋王,道:
“晋王,朕可是听说你老人家可是牵扯到禁军走私一案,不知道可有此事?”
晋王听到李妙真的质问,脸色瞬间一白,额头上渗出一层细密的冷汗。
他连忙躬身行礼,道:
“陛下,老臣糊涂,此事确实是老臣的管家刘全有所为,老臣对此毫不知情啊!”
李妙真摇摇头,冷笑道:
“晋王,你将此事推到一个管家的身上,未免太不妥当了吧?
刘全有不过是个管家,若无你的授意,他岂敢私自参与禁军走私之事?”
晋王被李妙真的目光逼得低下头,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应,他抬头看向了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见状,开口道:
“陛下,晋王已经向哀家解释清楚了,他确实对此事不知情。
况且,晋王愿意将功补过,陛下何不给他一个机会?”
李妙真闻言,眉头微挑,目光转向太皇太后,道:
“哦?晋王愿意将功补过?不知他打算如何将功补过?”
晋王连忙上前一步,躬身道:
“陛下,老臣愿意将北凉王在京城内的眼线和密探名单交出来,以表忠心。
北凉王心怀不轨,暗中在京城安插了许多细作,意图不轨。
老臣愿为陛下铲除这些隐患,以赎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