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楼。
二楼雅间。
“你都看这么长时间了,你到底买不买?”
胖少年烦躁地冲着黄姓书生嚷道。
忽地,似想起什么似的,大叫一声,“哦,我知道了,你是想背下来,不给我钱。”
说着,伸出胖手便要抢夺回,黄姓书生手中那些写有诗词的纸张。
“我不给你看了,你堂堂太子,也会骗人,还给我。”
只是胖少年的胖手还没摸到纸张时,黄姓一个扭身便轻易躲过,面色严肃地道:
“三弟别闹,这真是那个少年写的?跟那首元日一样,都是出自他的手?”
“谁跟你闹了?这可是我花了十两银子买的。”
说到这儿,胖少年双手慌忙捂住嘴巴,一双小眼咕噜一转,期期艾艾地道:
“那个,你别管我花了多少钱,你要想买,给我一百两,那少年说了可以卖十倍价的。”
黄姓书生赫然是年方二十的,当朝太子常洛。
大年初一,皇恩浩荡,特许皇子出宫,与民同乐。
当今圣上明良帝,生有五子,皇后无子,长子由王恭妃所生,取名常洛,只是恭妃出身宫女,不受宠,又早早香消玉殒,其便由皇太后抚养长大。
明良帝对这个长子不怎么待见,一直拖到明良三十六年,才在大臣和太后的双重压力下,将其封为太子。
次子隆王常瀛,韩贵妃所生,年方十八,不过韩贵妃生产时血崩而逝,隆王从小由皇后抚养长大,待之如亲子。
由于这一层关系,隆王隐隐在朝中自有一番势力,许多投机者想要拥戴其为太子。
明良三十六年之前,双方斗的相当激烈,大位定后才稍微消停一些,只是暗地里依旧不对付。
三子福王常洵,年方十五,便是胖少年,郑贵妃所生,明良帝宠信郑贵妃,进而对福王也是恩宠优甚,其出行规格等方面,几乎与太子等同,赏赐更是冠绝后宫诸子。
只是福王历来不热衷权势皇位,也不屑在朝中发展什么势力,只想做生意挣钱,是京城有名的财迷,搞的言官经常上书弹劾他,与民争利,有失皇家体统。
不过明良帝,对于这样的弹劾连看都懒得看。
另外两子尚在襁褓中,一直养在深宫。
今日正旦元日,宫里举行完必要的祭祀仪式后,太子隆王福王相继便出了宫。
隆王约了一帮官宦子弟出城狩猎,踏雪寻梅。
福王本来也要去的,但因为跟他玩不到一块去,听说他去后,就溜溜达达跟着太子,跑来一品楼混饭吃。
本因为过年休市,没钱挣而颇感郁闷的他,便想着跟太子哥哥来一品楼混个状元餐尝尝。
哪曾想会遇到唐辰卖诗,而且还学到转手卖十倍的技巧,心下畅快的同时,将没吃到状元餐的事,全抛到脑后。
眼巴巴地盯着太子,生怕他反悔,拿了诗词,不给他钱。
太子被他看的浑身不自在,无奈叹了一口气,对站在下首的孟公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