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9 如何快速设计支线剧情

2、地点不能完全重叠。

时间地点完全重合,就不是支线了,就是直接在修改主线剧情了。

3、至于中心角色,支线也是可以由整个小说的主角去引导的,但是要注意,当你让你的主角去做支线剧情的时候,此刻整个小说的主线,也应该保持推进。比如背景化,让其他角色来完成剧情。

全书的大主角可以引导支线,只不过“此刻主角不在主线剧情上推动故事”,

主线上的进展是其他人推动的,我们可以着墨不多或者是没有具体去写,这就是“主线剧情背景化”。

所以对于很多执着于“镜头一定要牢牢跟随主角”的作者朋友来说,一样是可以设计支线的,只不过让主角暂时脱离主线而已。

设计剧情支线是为了丰富你故事结构,也是最简便的调整小说节奏、为作品高潮增加铺垫的一种办法。

高潮宣泄之前需要大量的铺垫,这些起铺垫作用的剧情如果都在单一递进的主线上层层累高,剧情会显得陡峭而且单薄。

我们是可以设计一条支线剧情,成为构成剧情高潮的必要条件的。成为主线某个剧情的必要条件,这是有些一开始就被设计好的关键支线的使命所在。

小说的情节设计有很多的技巧,比如上一课的障碍设计,又比如大家经常听说的埋伏笔、设悬念等等。这些今后大家可以在其他课程里进一步学习。为什么这里不讲呢?单从快速写作的角度来讲,这两项不是最合适拿来突破的。会不会设置伏笔先不提,就算设置了,你自己写到后来多半早忘了,更不要说没有灵感状态求突破的时候。读者更是早就忘记伏笔的存在。

悬念呢又是一个大家很难掌握的东西,也不适合用来练习快速突破。没有灵感支撑,没有经过非常充分的思考和设计,很随意的设置悬念最容易搞成非常廉价的故弄玄虚,这是非常招读者讨厌的。读者最厌烦没完没了的卖关子,最歧视作者故作惊人之语,

如果你前边设置悬念的时候吹得惊天动地,结果解密的时候让人大失所望,读者可能直接就跑光了。刻意去设置剧情悬念是有一定风险的。而障碍法虽然是快速丰富情节的好办法,但是读者可能在反复的障碍设置里边审美疲劳。

如果你的故事只有孤零零单独一条主线,不管你怎样去设置障碍、提前埋伏笔,设置很多有一个惊天大秘密就不告诉你的悬念,一个劲儿的让故事曲了又折,

仍然会显得非常单调,读者不傻。

一本书的大主线很好辨认的,你把这根主线再怎么细分,折腾,大的剧情走向是不变的。这实际上等于你的故事接下来的每一步发展读者早就知道了,随便猜个八九不离十,自然就觉得无趣、没劲了。

支线剧情如果能设计得合理、巧妙,能明显的起到避免故事的可预测性的作用,至少是干扰故事的可预测性。这就是支线剧情最绝妙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