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咱们现在就去勘山

谢锦珠赚钱的目标非常明确。

她不会满足目前衣食无忧的现状,也不想停下往前致富的脚步。

但赚钱的形势会有些变化。

次日一早,谢大花两口子早早就去摆摊了。

谢锦珠在一众不解的目光中说:“墨还是可以继续做,但不能是做一般的墨了,必须加精做更好的。”

原因有二。

首先,前段时间出售的墨锭太多。

据白老板所说,他们已经严重干扰了之前的生意场,遭到了一部分同行的诋毁和抵制。

耗时短的寻常墨锭供需失衡。

继续大量铺货的话,非但自己的辛苦换不回应有的回报,墨价会持续走低。

还有可能招惹妒恨,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必须做精做尖,拿出更好的成色,以及让人不得不闭嘴的品相。

但要想这样的话,耗时就会被无限延长。

谢锦珠想了想说:“好的墨锭需要时日沉淀凝香,少则三五年,多则十年开外。”

只有经过了时间的反复洗礼,陈墨可比千金,才会看到最直观的回报。

谢锦珠不想等那么久。

必须换路子。

她也需要村民的帮忙。

村长听懂了,摸着胡子说:“那你的意思是把全村的人都雇起来,跟着你上山挖石?”

“不是简单的挖石头。”

谢锦珠解释说:“是开窑,烧瓷。”

谢锦珠上辈子出生于非遗传承的世家,精通各类古法工艺。

她最擅长的其实不是制墨,而是烧瓷。

“西山那边连着的几个山头我之前就去看过,那边的土不是寻常的土,而是正儿八经的高岭土。”

谢锦珠不想长篇大论地解释什么是高岭土,简略地说:“就是从矿石中提取出来,可以烧制瓷器的土。”

这种特殊的高岭土主要是由埃洛石组成的粘土,还含有石英和云母,是制瓷所需最好的原料。

但这种土不适宜耕种。

西山连带附近一圈的占地面积很大,很多村民家传的耕地都在那个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