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如晦,街巷尽头的老式钟楼缓缓敲响午夜的钟声,上海滩笼罩在一片肃杀的夜色中。沈洛坐在昏黄的灯光下,双手撑在桌面,盯着桌上一叠刚刚从胶片机里冲洗出来的剧照。《祖国河山》终于完成了。回想过去数月,资金链断裂、演员受威胁、片场遭破坏,他几次濒临绝望,却硬生生挺了过来。
“张铭吉,预算还有多少?”沈洛头也不抬,语气沉稳中透着一丝倦意。
张铭吉从账册中抬起头,目光沉重:“少得可怜了,能撑到影片上映已是极限。沈总,票房必须一鸣惊人,否则……”
“否则,我们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沈洛冷笑一声,声音虽低,却有一种难以忽视的坚韧。他知道,没有退路了。这不仅是电影成败的问题,更是沈家的存亡之战。顾家虎视眈眈,日本势力暗流涌动,而吴兆卿等盟友的支持也渐趋薄弱。唯有成功,才能一举扭转局面。
翌日清晨,整个沈氏影业都忙碌起来。苏珈婉身着一袭素雅旗袍,出现在片场,清丽的面容虽因劳累略显憔悴,但她的眼神中仍然带着一抹笃定。她亲自为上映宣传的海报挑选照片,配以最震撼人心的文案。
“珈婉,《祖国河山》承载的,不止是我们的希望。”沈洛走近她,低声说道。
苏珈婉转头望向他,眉目间闪过一丝忧虑:“我知道。但沈洛,这部片子也可能将我们推向深渊。你想过没有,如果日本人出手,我们怎么办?”
沈洛微微一笑,温润如玉的面容显得无比从容:“退无可退,只能破釜沉舟了。”
三日后,《祖国河山》如期上映。首映式设在大光明影院,红毯铺开,一众明星、记者纷纷到场。夜幕降临时,影院内已座无虚席,前排嘉宾席上,江雪和吴兆卿并肩而坐,神色各异。江雪眉眼间藏着几分期待,而吴兆卿却不动声色,只用手指轻敲扶手,似在权衡什么。
影片开场,画面徐徐展开。金戈铁马,河山飘零,凄美的旋律响起时,许多观众已默默落泪。苏珈婉饰演的女主角,用真挚的表演将一个家破人亡的母亲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仿佛将整部片子注入了生命。演到高潮处,全场寂静无声,只听得屏息声与轻微的抽泣。
当灯光重新亮起,观众的掌声雷动,经久不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站起身,颤抖着声音说:“这才是我们的河山!这是我儿孙该知道的历史!”这一声感慨如一颗石子投进水潭,激起全场的共鸣。
然而,当夜的辉煌还未散去,风暴已悄然来袭。日本商会的代表迫不及待地找到了影院负责人,要求立即撤下《祖国河山》的排片,理由是“影片内容过于煽动情绪,不利于社会稳定”。
影院经理满头大汗地赶来沈洛的办公室:“沈总,日本人施压,说要停止与我们所有影院的合作。如果继续放映,后果恐怕难以预料。”
沈洛听后神色如常,只静静地看着窗外灯火辉煌的外滩,片刻后,他转过身,目光凌厉如刀:“告诉他们,《祖国河山》的排片一个不减。”
“可……”
“如果他们还想施压,”沈洛冷冷一笑,“让他们尽管试试。这是我的片场,我的电影,他们管不着。”
当晚,沈洛召集所有主创人员,在会议室内讨论对策。张铭吉提出将部分放映权出售给独立影院以分担风险,苏珈婉则主张通过舆论向民众传达影片被威胁下架的消息,激起社会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