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洛微微颔首,目送他们离去。他眼中光芒沉静而深邃,仿佛这一局已然定势。
与此同时,另一条暗线也在悄然推进。张铭吉辗转几处,与数位政府人士密谈。其中一位立场倾向沈氏影业的官员郑勋南显得尤为关键。
“郑先生,”张铭吉递上一杯茶,笑容诚恳,“《黎明之光》绝无违禁内容,反而立意深远,宣传正面价值。不知郑先生是否愿意为影业发声?”
郑勋南轻啜一口茶,目光略显迟疑:“舆论已被那边压下,这时站队风险颇大。沈氏影业虽为佳片,但我……”
张铭吉从容一笑,从怀中取出一份文件递上:“此为《黎明之光》的幕后创作资料,以及部分媒体报道失实的证据。若您愿意,这些资料足以澄清一切。”
郑勋南盯着那份文件,神色数变。他终是放下茶杯,沉声道:“张经理,我需要时间考虑。”
张铭吉目送他离开,随即拨通沈洛的电话:“先生,他已有松动之意,接下来需施以援手。”
电话那头,沈洛略一沉吟,低声道:“安排吴兆卿与他见面。吴先生出面,能让他更坚定。”
张铭吉应声而去,而沈洛放下听筒,转身走向窗边。他抬头望向上海的天际线,眼神中的锋芒如同这座城市中偶尔闪现的霓虹,炽烈而不屈。
三日后,上海滩的报纸铺天盖地刊登了署名“海天孤客”的系列文章,以犀利的笔调驳斥对《黎明之光》的种种抹黑。这些文章从文化与历史的高度剖析了影片的深远意义,引得各界人士纷纷关注。不少文化名人也开始在公众场合为影片发声,舆论逐渐从单边倾覆转向平衡。
而顾俊的阵营则因计划受挫而显得焦躁不安。他紧握报纸,目光如刀般投向幕僚:“海天孤客是谁?”
“尚未查明。但此人文笔犀利,背后可能有文化团体支持。”幕僚战战兢兢回答。
顾俊冷笑一声,将报纸揉成一团:“沈洛,你可真是善于借刀杀人。”他抬手一挥,“给我继续施压,我倒要看看他如何周旋。”
沈洛办公室中,张铭吉拿着最新的报纸,兴奋地说道:“先生,舆论已经开始扭转,文化团体的力量果然不容小觑!”
沈洛微微一笑,语气却依然冷静:“这只是开局,顾俊不会轻易罢手。继续推进与郑勋南的合作,让他促成政府调整政策。我们不仅要破局,还要让沈氏影业立于不败之地。”
张铭吉肃然应命,而沈洛已将目光投向更远的未来。霜风再冷,终究无法冻结他心中的烈火。上海滩的暗潮汹涌,而沈洛,注定在这片波涛中劈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