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兆卿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沈少,这确实是个妙计。不过,如何才能说服孙振康站到我们这边?”
“利诱与威胁并行。”沈洛回头,眼中泛起一抹冷光,“顾俊的破坏手段已经踩到了商界的底线,这正是我们的突破口。”
江雪若有所悟,唇边浮现淡淡笑意。“沈少果然深谋远虑。这场风暴,或许真的能让沈氏影业浴火重生。”
深夜,沈洛独自坐在书房中,案头的煤油灯发出微弱的光。他手中的钢笔在纸上流转,字迹遒劲有力,隐约可见几行字:“风暴已至,唯有破局者方能立于潮头。”
窗外,狂风裹挟着雨点拍打窗棂,似乎在诉说一个不眠之夜的序曲。沈洛抬头望向窗外,目光中闪烁着寒星般的光芒。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一场商战,更是一场权力的博弈。而他,必须成为棋盘上的执棋者,而非任人摆布的棋子。
窗外霜风微凛,上海滩的街巷在冬日雾气中显得朦胧而幽深,仿佛一张密织的网,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波涛暗涌。沈洛站在办公室的窗前,静静俯视着这片不曾平静的土地。面前的茶盏氤氲出袅袅白烟,然而他目光深邃,似在思索千帆过尽的布局。
“张铭吉,你可有眉目?”沈洛缓缓转身,语气平和却不容迟疑。
张铭吉眉头紧锁,摘下眼镜,用手帕拭去镜片上的雾气,低声道:“进步文化团体方面已有接触,他们看似中立,但若将《黎明之光》的宣传与民众觉醒挂钩,或许能引发他们的兴趣。”
沈洛闻言微微点头,唇角略扬,却未完全舒展开来:“文化团体的力量虽能在舆论上牵制顾俊,但仅此不足以破局。张铭吉,立即安排与他们的负责人见面,我需要亲自说服他们。”
张铭吉应声而去,沈洛又将目光投向案上的一叠报纸,那些刺目的标题赫然在目——“《黎明之光》引发社会争议,沈氏影业被推至风口浪尖。”字里行间充满刻意抹黑的意图,令沈洛双眼微微一眯。他并不陌生这些手法,顾俊惯用舆论施压,无非是想将沈家逼入孤立的境地,再乘隙而入。
一日后,位于公共租界的某咖啡馆,沈洛身穿深蓝长风衣,略显单薄的身影却自带威严。他与三位文化团体的骨干坐在角落,桌上咖啡袅袅,空气中透着谈判前的隐秘张力。
“沈先生,《黎明之光》确有艺术价值,但在当前局势下,牵涉太多敏感议题。您可知,支持此片等同于与某些势力为敌?”其中一人推了推眼镜,语气谨慎而带试探。
沈洛缓缓抬眼,语气坚定而不失温和:“诸位,《黎明之光》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唤醒民智、反思历史的尝试。如今舆论汹涌,沈某绝不会坐视此片被污名化。若文化团体能够支持,不仅能引导社会正确认知,更可在民众心中树立正义的标杆。”
对方闻言略显犹豫,其中一人低声道:“沈先生所言固然有理,但风险——”
沈洛嘴角微扬,目光笃定:“有风险才值得去做。沈某并非只为影业声誉,诸位也应明白,舆论阵地若被他人掌控,日后恐怕连发声的机会都将失去。”
这句话如投石入水,三人面露沉思之色。片刻后,为首之人重重点头:“沈先生,您的决心让我等敬佩。文化团体会提供支持,但您也需小心应对那幕后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