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三回 哈兰生挥泪斩胞弟 祝永清含笑接亲嫂

荡寇后志 都头郓哥 6909 字 17天前

诗曰:

烟雨濛濛鸡犬声,有生何处不安生。

但教黄犊无人佩,布谷何劳也劝耕。

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

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

话说这首诗,乃是大宋小苏学士所作。单题那王安石青苗法本意乃是利国利民,然所用非人,以致南辕北辙,事与愿违。今日为何重提起这首诗?为是宋徽宗欲查明昔日大盗占踞深山穷谷之处,设营备兵,消弭盗患,不料却激起变乱。

原来那日徽宗欲派云天彪查探各地,后得云天彪建言,遂改户部、兵部主导,各州府自行探查。二部侍郎领旨,先查明前经用兵,及叠次聚盗各山,开明单目,乃是:

京畿路一处:元阳谷。

京东路二十八处:梁山、麟山、枯树山、紫盖山、对影山、青云山、新柳城、猿臂寨、清真山、二龙山、白虎山、清风岭、桃花山、秦封山、望蒙山、天长山、召家村、正一村、登云山、紫金山、伞盖山、黄泥冈、白沙坞、野云渡、赤松林、芒砀山、黄门山、冷艳山。

河北路四处:饮马川、盐山、虎翼山、蛇角岭。

两浙路二处:清溪岭帮源洞、方岩山。

永兴军路一处:少华山。

共计三十六处,启禀上奏。徽宗看罢,朱批依允。户、兵二部遂起草诏令,命各州府限期查探各处,随地制宜,设官备兵,不在话下。

且说诏书既下,青州地方官接得,查境内大盗盘踞之所,共有六处,乃是清真山、二龙山、白虎山、清风岭、桃花山、正一村,遂命所属各县,速往查探,或撤散或驻兵,随时报奏。

不说别处,就中单表临朐县新到任一知县,姓昆名化鹏,乃是杨戬昔日门生。为人刁诈谗佞,贪爱贿赂,急功好利,专会迎逢巴结,因此坐了知县之位。那日接得青州府令,命查探县内正一村,或撤散或驻兵,由县内议定上报。昆化鹏见了,便召县丞、县尉、防御等商议。县丞道:“那正一村乃是归化庄、里仁庄、正一庄三庄毗连,都是回部。三庄都归哈兰生、哈芸生两兄弟节制,沙志仁、冕以信辅佐。这哈氏一族祖上自唐时由西域徙居此地,世代巨富。然其地大小佃户,虽然繁庶,土瘠民贫,庶而不富。若遇灾年,往往饥馑。昔年梁山侵扰山东,四方无业游民乘势聚众,依山傍险,打劫村庄。正一村山中,也有一伙强徒出没。那哈兰生首倡义举,会合三庄团练乡勇,入山剿贼,方除了那盗患。后来云天彪征讨清真山时,这哈氏兄弟曾助饷,又率乡勇随从征讨,立下功勋,故此事须得慎重。”昆化鹏道:“这厮的事,本县早有耳闻。那正一村本是汉民居所,无端吃他祖上占了,这且不说。那村上地瘠民贫,又不见他做生意,为何唯独他家世代巨富?那年闻得他助饷三十万两银子,从何而来,怕不是刮索当地百姓来的?本县到任以来,仍不见来拜,也未送免禁费,可见这厮不生眼珠子。此番前去,务要查个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