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就是这满朝的公卿,朱元璋也仅仅只能决定他们的生死!
一时之间,一股莫名的荒诞感,涌上了朱元璋的心头。
只是朱元璋不知道的是,金陵文庙,便在国子监旁,国子监内嘈杂的声音,早已惊醒了在文庙之中待旨的孔希学。
在洪武年间,仅金陵国子监一处,便已有近八千学子。
全城的贡生、秀才、举人、监生全都得到了这个消息。
而流言也早已彻底的传走了样。
那日朝堂之上朱元璋的旨意,也被彻底的曲解成了罢黜儒家。
就在中书省衙门外,一脸身着素服儒生的老头,一脸茫然的看着眼前的这些学子。
而此时在中书省的衙门外,正有一个书生侃侃而谈道:“诸位,我都听我叔父说了,陛下此番变法,就是欲废黜千年圣教!”
“咱们这些书,是白读喽。”
“敢问兄台叔父是......?”
只见那书生微微摇了摇头,而后怅然道:“我只能说,陛下在朝会上宣布变法之时,我叔父正在朝上!”
此话一出,周围的书生,顿时便投来了钦佩的目光。
能在朝堂上的,至少也是正六品的官员啊!
那书生似乎非常的享受这种众星捧月的感觉。
不料话音未落,便听到身后一个有几分浑厚的声音,厉声呵斥道:“胡说八道,天子何时说过,要废黜儒家了?”
此话一出,身后的一众儒生,均是一脸茫然的,看向了那书生身后的老者。
听到有人质疑,顷刻之间便涨红了脸,气急败坏的看着老者怒斥道:“我叔父当时就在朝上!”
“天子亲口所说,就是要罢黜程朱之理学!”
听到有人将程朱理学跟儒学划等号,老者的面色顷刻之间也涨的通红,死死的盯着那年轻人怒斥道:“简直是岂有此理!你懂儒学吗?”
“就似尔等这般,不明就理,只会摇唇鼓舌之辈,也配谈儒学?”
“孔子何时曾经说过,存天理,灭人欲?”
“那朱熹嘴上说着存天理灭人欲,他自己是如何行事的?”
“强娶尼姑!”
“儿媳守寡多年,尚能产子,朱熹他这个孙子,该叫他什么?”
朱熹,在明代早就已经被读书人称之为朱子。
听到有人死死的抓着朱熹的痛脚,面前的几名书生,登时便红了眼。
“你,你胡说!”
“老匹夫!你竟敢如此辱没朱子?”
那老头气的胡子都在微微颤抖着。
“就他亦配称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