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陈夏华便展示了高超的商界手腕和资本运作能力,当然了背后肯定有高人指点,在短短十多年里完成以下壮举:
五建因经营不善亏损严重,交由陈夏华代管,一年后县国.资委批复同意五建合并入六建;
四建因为豆腐渣工程被省级报刊曝光影响恶劣,老总被迫辞职,公司则因为牌子倒了根本拿不到项目,又被六建笑纳;
两度临危受命获得县领导高度赞扬,不久陈夏华调任综合实力排名第一的县二建(一建人才大量流失到其它建筑公司名存实亡),紧接着搞股份制,陈夏华大手笔独资买下公司成为总经理;
最难啃的硬骨头是县三建,各有背景,各有撑腰,一度厮杀得难解难分,后来陈夏华设法与掌控水泥、砂石生意的邱彰荣结盟,一举击垮三建,其老总不得不以低价转让套现离场,继而形成二建在建筑行业的老大地位。
相对沧海实业在工业界、邱彰荣在农副产业和娱乐业的赢家通吃,陈夏华做法比较隐蔽,往往只吃七分饱,剩下三分主动让给县一建维持生计,他心里清楚县一建看似半死不活却坚持下来是有原因的,生意场何必赶尽杀绝呢?
这些年佑宁思想观念保守,改革步伐迈得不快,其它城市如火如荼的大基建、大城改、大交通等等一个没动,陈夏华虽然稳居县城建筑界强势地位,也没做到什么特别大的活儿。
因此春节前蓝京要求肠梗阻拓建工程尽快启动,陈夏华得到消息后两眼发光,根据个别领导指示加班加点设计、出图并亲自跑到正府办征求丁晰意见;之后又听说新东镇旅游开发的活儿更大,还有革命战争纪念馆扩建,蓝京设想是佑宁标志性建筑,这一个个,陈夏华都想要!
还顾忌什么均衡、场面、吃相?捞到兜里才算钱!
以往惯例佑宁境内稍微大点儿的工程,只要扛出“本土老牌、质量可靠、信誉保证”招牌,毫无悬念指定二建公司承建,毕竟本地最信得过的老牌建筑企业,肥水为何不流入自家田?
然而到了蓝京手里便成为难题,春节前卫豪在他面前飘过一句“是不是由二建先做起来”,奇怪的是,上任后风火火动辄限时限点推进的蓝京反而不着急了,说也不忙于一时,节后再讨论。
春节过后陈夏华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多次直接或间接催促,卫豪只得又亲自找蓝京意思是不能再拖,蓝京这才郑重其事道:
“我知道正府有一百个理由指定二建承建,但列入三重一大的项目必须面向社会公开招投标,这是规矩,请卫县长着手安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