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业郑重道:“就是要定在那一天,才能引得天下震动。”

“有理!”

张溥点头说了一句,起身向着书房而去。

两人也赶紧跟上。

张采亲自为其磨墨,张溥挥毫泼墨,须臾,一篇哭庙文新鲜出炉。

吴伟业轻声诵读:“崇祯四年仲春,锦衣卫指挥使李氏者,系出名门,累世簪缨,天子之股肱,食君之禄,受国之恩,当怀忠报国之志。然此人竟胆大包天,悖逆天理,欺世盗名,灭祖毁宗,于姑苏之地,公然当街屠戮无辜,视圣朝仁政如无物,其罪行昭昭,罄竹难书,致使民情鼎沸,百姓怨声载道。”

“苏州之民,愤其暴行,哀其无辜,遂群起而愤慨之,结伴往文庙以哭祭之。彼之哀哭,非独为逝者之不幸,亦为世道之不公,仁义之不存,愿神灵鉴之,以彰善恶,以慰民心,以正乾坤。”

一开始的时候,吴伟业的语气还很是平静,但越到后面,他的语气就越是激昂。

待全文诵读完毕后,吴伟业对张溥拱手道:“干度兄此文犀利,振聋发聩,定可以唤醒天下百姓麻木之心。”

张溥摆手自谦道:“骏公兄谬赞了,既是要号召苏州各界,那自是不能引经据典,得让所有人都知道李贼之恶行。”

“干度兄说得不错。”

“吴某这就命……不,亲自将这篇雄文转交给张翰茂。”

吴伟业说完后,就向两人告辞,火急火燎的再次来到了张府。

……

而另一边,李若琏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人人喊打的李贼,正在忙着审讯被抓来的嫌犯。

只是令他失望的是,这些人竟是都不知道流言的来源,倒是供出了不少传播流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