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议会是朱由检一手推动设立的,他对选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自然不会没有预计。
甚至在去年的音乐节评选上,他就故意安排人展示了贿选、迫选等手段。让京城的报纸披露,逼迫国会筹办处制定更完善的选举办法。
刘宗周等人忙了一年,为今年音乐节制定的票选办法,就完善了许多。
虽然还免不了一些人用金钱、威望拉拢选票,却杜绝了光明正大买票、胁迫选举等事。
在朱由检看来这样已经可以了,然而在看到刘宗周和倪元珙的奏疏后,他才发现自己忽略了大明和后世的不同——
那就是大明存在奴婢,雇工和佃户对主家的依赖,远远强于后世。
这让他看着奏疏中的内容,感叹道:
“二十年建立国会,任务很艰巨啊!”
“以大明现在这个样子,选举办法制定不好,议会就会被地主、工厂主、大商人控制。”
“议会中出现寡头的概率非常大,而非代表民意。”
选举制下容易出现寡头,这在后世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事实上选举在西方的评价并不好,甚至一些学者认为:
雅典民主的真谛是抽签而非选举。
柏拉图的《理想国》曾说:在民主制中,官职通常是由抽签决定的。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则记载:民主政体常常使用抽签的法则,而寡头政体通过选举的方式决定。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写得更明白:抽签方式进行选举具有民主政治的性质;运用选择的方式进行选举则具有贵族政治的性质。
朱由检想着大明的现状,再结合后世各国选举的情况,认为这种说法是合理的:
大多数选举国家都是寡头政治,而非很多人认为的民主。
大明的议会选举如果不制定完善的办法,很可能走向寡头政治。
那些寡头不但能操纵民意,还会挟持民意威胁皇帝的地位。
对此很是忧心的朱由检,召来负责重制礼乐的刘宗周,还有一起负责礼法委员会的钱谦益、成基命、温体仁等人。把刘理顺和倪元珙的奏疏传给他们,说道:
“大明的议会,是要代表民意的,绝不能被一小撮把持。”
“你们想想有没有完善的办法,让议会能够切实代表民意?”
众人看着奏疏,一时面面相觑。
因为在更多地方筹备组建议会的他们,对这些选举中的问题其实更了解。
之所以不向皇帝说,是因为他们心中有顾虑。
此时被刘理顺和倪元珙点明,他们必须要给个说法。
不过刘宗周不知在想什么,一直缄默不言。
钱谦益见此情景,便率先站出来说道:
“议员选举,确实问题多多。”
“除了可能地主和工商业主控制外,还可能被宗教控制。”
“臣去一些区县考察,发现有一些民间宗教,在借着选举搅风搅雨。”
“陛下当下诏令,严禁宗教势力干涉选举!”
朱由检闻言神色郑重,认识到这是一个很严重的事情。如果不解决好的话,说不定大明的选举就会让宗教势力泛滥,各种宗教借议会插手政治。
深知其中危害性的他,夸赞了钱谦益几句,说道:
“钱先生在太常寺用心了!”
“但朕不是已经下令,宗教议员由指定产生吗?”
“怎么还有一些宗教,在选举中搅风搅雨?”
钱谦益得到皇帝夸赞,心中可以说是狂喜,更加卖力地道:
“陛下规定的指定宗教议员,确实让出家的和尚、道士、神甫不能参加选举。”
“但是还有些居家的人,他们是一些宗教的信徒,而且长期供奉。”
“这些宗教会为他们站台,号召信徒选举他们做议员。”
“如此干涉选举,与贿选、迫选何异?”
“臣以为应该严禁,把他们按律处置!”
朱由检点头颔许,说道:
“宗教干涉选举,是应该严禁的事情。”
“你们要把这些写入选举法,制定严格措施。”
“太常寺、城隍司、各宗教协会,要在选举时严查。”
“钱先生全权负责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