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臣觉得阿瑜言之有理。”顾渊上前一步,拱手说道:“或可借此机会肃清一下学堂的风气。”
“九王爷所言极是。”张远也站出来,说道:“学堂里的学子们,是咱们大周的未来,可若是根不正,将来如何做大周的肱股之臣?”
“不光做不得肱股之臣,恐怕将来还是成为朝廷里的蛀虫,不可不防。”林清意也点点头,说道。
“故人言,知错能改善莫大焉。”顾景明笑道:“依本王看,唐三公子定会记住断指的教训。”
“是记住断指的教训,日后不再犯,还是记住断指的仇,日后再报复呢?”冯长初挑眉,扫了顾景明一眼,淡淡的问道。
“皇上,臣子发誓,谨记今日的教训,日后绝不会再犯。”唐秋泽忙的说道。
“五姑娘,你还有什么要说的?”顾文齐又看向池瑜,问道。
“臣女想问安王爷一句话。”池瑜抬眸,不卑不亢的看向顾景明:“若是有一恶人,屠戮成百上千的百姓,这样的人是否也可以知错能改?”
“佛语有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顾景明看了池瑜一眼,说道。
“那我是不是可以理解成,有人屠戮了安王府满门,只要一句我错了,安王爷便能大度的饶恕?”池瑜嗤笑一声,问道。
“你……”
“阿瑜,不得无礼。”池易等池瑜把话说完了,这才慢悠悠的开口道:“安王爷,小女年幼,不懂事儿,还请谅解。”
“我觉得阿瑜说的很对。”顾渊说道:“知错能改是基本,但该受的惩罚还是要受的,不然所有人犯了错,只要一句知错能改就能逍遥无事,那要国之律法还有什么意义?”
顾景明皱了皱眉头,不悦的扫了顾渊一眼,说道:“本王也并非是有错不罚的意思,而是在惩罚的基础上记住这次的教训。”
“皇上,犬子此番作为属于行事不当,过失犯错,应处于杖刑。”唐可津拱手说道。
他这也是被逼的没有办法。
眼看秋试在即,绝不能让皇上将唐秋泽开除出京安学院。
“顺平侯自请受罚,可见是爱子心切,还请皇上成全。”顾渊扫了一眼唐可津,而后对着顾文齐拱手说道。
“准了。”顾文齐点点头:“那就仗二十,就在这里行刑吧。”
“是。”图贺恭敬的应道:“奴才这就派人去准备。”
很快,有奴才太了长凳上来,图贺走到唐秋泽的身边,说道:“唐三公子,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