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喀拉喀什河

苏阳带着抄网朝着河谷走去,阿吉丽跟在身后背着竹篓,跟个粘人虫一样,在苏阳身边问东问西。

问的都是关于外面的世界。

苏阳也不耐其烦的跟她解释,坦白来讲,外面的世界虽然丰富多彩,但是不如在部落生活的自在。

当苏阳问她愿意出去的问题时,小女孩歪着脑袋想了想,随后摇了摇头。

苏阳摸了摸她的脑袋,这里才是人生的庇护所嘛。

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河谷附近。

远远看到部落里放牧的人在下游,一群白色的羊群低头吃草。

现在河水的冰已经融化,河水从上面哗啦啦的往下流,河水好像也浅了一些,之前能淹没那块石头,现在石头已经出来了。

苏阳捡起一根棍子,在边缘往下试了试,只有不到一米的深度了。

其实从昆仑山发源出来的河流,在上游的时候并没有多少水,而到了下游汇聚了雨水和其他河流,河流越汇越大。

从隽隽细流到黄河长江,就是这样形成的。

“叔叔,这边有鱼!”

苏阳抓起抄网来到河边,看到下面有一群高山鳅,长的跟厚唇子差不多,都是细长的身形,只是身上没有鳞片,这是由于地处高原地带,很多的鱼类都已经出现了鳞片退化的现象。

一网下去,鱼儿就欢快四散,苏阳紧握抄网顺着逆流的方向而去。

在底下来回抄了几次,抬起来时,里面活蹦乱跳的。

“阿吉丽,拿背篓来!”

“哇,好多鱼啊!”

阿吉丽取下身后的背篓放在地上,伸手去抓网里的鱼,一共有三条,大的有两扎长,小的也有一扎多。

苏阳也一时有些上头,后世的自己也喜欢钓鱼,但大多数都是空军,不上斤的鱼都属于空军。

“阿吉丽,不要离水边太近,我去那边看看。”苏阳回头看向后面正在捡石子的小姑娘,嘱咐道:“别跑太远了。”

“知道啦。”

苏阳说着又往前走了几步,沿着河边看着水底下的动静。

河里的水很清,河床里都是石头,海拔又高,水里氧气少的可怜,所以根本没有水草,如果水里有鱼群的话就是黑压压的一片,很好辨认。

苏阳也尝试了用地理大师查看水底的情况,不过没有什么卵用,只显示一条河,至于水底的情况直接略过。

得嘞,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苏阳走了十几步,又看到了几只鱼从在水里摆尾,几个黑色的线条,似乎在招手。

找准机会,又是一网下去,抬起来时,跑了俩,还剩下一个。

阿吉丽看到苏阳抬网,又高兴的跑了过来,把鱼放进鱼篓里

苏阳将鱼篓放在河边上,浸泡在水里,这里活的时间久一些,吃起来不是更鲜嘛。

其实早死晚死都一样,鲜不鲜的都是心理安慰。

现在已经捉到四五条了,苏阳又继续拿着抄网在河边走,这里的鱼没有经过训化,也不怕人。不像后世的那些水坑,鱼在水里给你捉迷藏,一抬钩子,鱼食就没了。

“叔叔,在这里.....”

阿吉丽又在背后喊道,指着水里的一群鱼。

苏阳走过去一看,好家伙,是厚唇子。

还是这玩意吃着肉多刺少啊,高山鳅只能炖汤喝,厚唇子还可以红烧蒸煮,刺也少,吃起来省心。

“阿吉丽你往后退一点,别溅身上水,我这次要把它们一网打尽!”

苏阳双手攥着劲儿,抓紧抄网直接抄底,明显感觉到网里磕磕绊绊,似乎是碰到了河床。

费了好大的劲将鱼网抬了起来,果然,有好几只厚唇子在网里活蹦乱跳。

苏阳直接将网翻扣过来,一共有三只,在地上翻着肚皮蹦跶,阿吉丽有些手忙脚乱。

苏阳赶紧把鱼篓取出来,将鱼给放在一起。

不过在鱼网里,除了鱼之外,还有好几块石头,这是从河床底下抄底出来的,怪不得这么重。

苏阳拿在手里看了看,都是圆润的鹅卵石,表皮光滑,有一层淡淡的油腻,说明在水底有很长的年数了,从未见过阳光。

玛丽艳河床上的鹅卵石都暴露在外面,经过阳光和风干之后,一会的功夫,所有油腻就消失了,但是从水里刚捞出来的时候,都是有油腻层的。

就在这时,脑海中似乎传来了系统的提示声。

“滴滴....滴滴....”

苏阳摸着滑溜溜的石头,心中忽然一喜,如果没猜错的话,这块河底下的石头兴许是什么料子。

【名称:墨玉/全墨】

【特点:黑如纯漆,柔和均匀】

【产地:昆仑山脉/喀拉喀什河】

【价值:450】

苏阳看着信息有些疑惑,喀拉喀什河并非是通俗意义上的喀什河,和玉龙喀什河不属同脉,各流各的,但是发源地同是昆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