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乃谬论,晋国与梁国已为同盟之国,这个时候,晋国大军即将压境,怎么可能反攻梁国?”楚臣惊慌失色。
而还有一部分楚臣,却陷入深思中,楚国丞相似乎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白戬与连珏相互递了个眼色,连珏心中忍不住感叹,楚逸在危难之时,还能想出此等计谋,化不利为最利,不愧为当世奇才。若楚逸掌权楚国,楚国何须沦为此等庸主庸臣之手啊。蜀国也是一样,缺的不是战马盔甲,而是一位真正的雄主。
“此言差矣,晋国之君岂是仁义之君?只要对晋国有好处,能让晋国大利,晋君一定会答应的。与其晋国与梁国联盟,与楚蜀对峙,不如三国同盟合攻一国,大事可成!”白起宁道。
楚璋听闻此言,面色惊变,看了看白起宁,又忍不住看了一眼楚逸,这蜀国司徒之策,与楚逸不谋而合。
白起宁对楚国诸臣质问都对答如流,群臣又被白起宁引入另一个话题中,遂陷入深思。
诸葛明眼角微微抽动,走上大殿中央:“皇上,臣以为,蜀国司徒之言,是个好计!不得不好好斟酌!”
楚国丞相附议:“皇上,若是我们真能说服晋国,攻灭梁国,那就除掉了我们的天敌大患,此乃绝妙之计。”
楚逸并没有掺和附言,他静静立在一旁,只有他一言不发,楚璋反而更能好好思考这件事。楚国上上下下都以为此计乃白起宁所献,那他楚逸也就没有功劳,如此楚璋也不必有后顾之忧。
白起宁的余光瞟了一眼楚逸,唉,楚璋善忌,不能任贤而用,楚逸在楚国的位置颇为尴尬。
“此事,容我三思。”楚璋陷入深思之中。
楚逸深深吸了一口气,心中大石落下。之前,楚逸私下向楚璋进言时,楚璋说让他想想,那个时候楚璋显然是托词。而此刻,白起宁献计,丞相等人赞同,楚璋不得不真正思考此计,这回是听进去了。如果不出意外,丞相等人,定能说服楚璋,用此计破敌。
“成败的关键就在眼下,此乃上上妙计,望皇上圣明决断。”白起宁行礼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