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朱标、朱棣等一众皇子此时想到这里,全都下意识的看向秦宇。
因为朱元璋此时面临的情况,就是被舆论攻击了!
下一刻,朱标立即起身,冲秦宇拱手一拜,“敢问先生,假如自身被舆论所包围,该如何解决?”
秦宇淡淡一笑,答所非问,“如我方才所说,谁掌握了舆论,谁便掌握了话语权,可以颠倒黑白。”
“把么我想问下诸位,当今天下,舆论话语权掌握在哪个人或哪个团体手上呢?”
听到秦宇这么问,朱标当即只觉自己隐约之间似乎有些头绪,但却又如同雾里看花一般,难以真正抓住最关键的那一点!
而朱棣等一众皇子也皆是眉头紧皱,苦思冥想,根据自己的心中所想,各自逐渐都找到自认为的大概答案。
秦宇见众人皆是一脸若有所思,于是淡淡开口,“方才的问题,谁可以回答?”
燕王朱棣犹豫了下,立即起身,“回先生的话,如果从曾子杀人和三人成虎的故事来看,这个舆论话语权好像是掌握在那些将曾子杀人之事告诉给曾子之母的百姓,和那些污蔑庞葱的奸佞大臣手中。”
“但是我又觉得这个想法好像不太对,毕竟如先生所说,舆论话语权是天子之权的一部分。”
“但是区区百姓和奸佞大臣,他们又怎么可能有资格、有能力执掌这样的舆论话语权呢?”
听到这话,秦宇压了压手,示意朱棣坐下,“燕王这个问题问得好,不过我稍后再回答,因为我看楚王似乎有话要说。”
楚王朱立即起身冲秦宇拱手一拜,“先生,我认为这个舆论话语权掌握在督察院御使的身上,因为督察院御使的职责,本身就有风闻奏事,监察百官,同时将民间各种冤屈、不平、民怨之舆论及时反馈给父皇。”
“换句话说,天下舆情都汇集到督察院之内,而督察御使则拥有让什么舆情传入父皇耳中的权力。”
“他们想让父皇听到什么,那么父皇才能够听到什么,这样难得不是执掌舆论话语权的体现吗?”
听完朱桢的回答后,秦宇压了压手,示意他坐下,扫视全场,“还有其他人有不同的答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