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宇说完,话锋一转,“比如曾子杀人和三人成虎这两则典故中所讲述的故事,那些说曾子杀人的百姓以及诬陷庞葱的人,他们所说之言便是舆论!”
“而舆论说的多了,那么说舆论的这一部分人就掌握了话语权,这便是舆论的危害性!”
“毕竟众口铄金,说的人多了,黑的都能说成白的!”
舆论?
话语权?
秦宇这话一出,太子朱标、朱棣等一众皇子朱棣等一众皇子,皆是第一时间想到这一个月来民间对朱元璋的舆论。
因为这一个月内朱元璋以谋反之罪斩杀胡惟庸、李善长为首的数万人,导致天底下不少文人书生说他是桀纣之君,甚至为胡惟庸、李善长等人叫冤。
面对这种情况,朱元璋也没办法,毕竟法不责众,因此只能发下告示,向全天下人宣扬胡惟庸、李善长等人谋反的确实罪证。
努力争取让全天下的文人书生都相信他朱元璋并不是滥杀无辜,而是事出有因,因罪而杀!
不过面对朱元璋这种解释,全天下的文人书生不仅没有接受,反而越发的认为朱元璋是在大权巩固后,便开始迫不及待地残杀开国功臣!
因为在天下的文人书生的逻辑观念中,朱元璋如果真的是行得正,坐得直,堂堂正正没有滥杀无辜的话,那么又何必发多么次的告示?!
发这么多次告示,很明显就是心虚了!
至干说告示上面罗列出来的那些罪名,肯定是朱元璋胡编乱造的。
一时间,民间文人书生之中指责朱元璋,为胡惟庸、李善长等人叫冤的声潮越发响亮。
朱元璋自然知道这一情况,但也也只能气鼓鼓的看着,什么也做不了。
毕竟天下悠悠众口,无人能够堵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