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南中的人事调动

星落门 倔强的纽扣 5246 字 13天前

“杀人诛心!”

蒋琬的眼睛几乎要眯成一条缝了。

刚才还阳光明媚的样子,一下子转变成为阴气森森,费祎的转变实在有点过于大了,让蒋琬有点接受不来。

成都的冬天,本来就阴冷无比。

费祎的话里,透露出的那股阴森森的寒意,让蒋琬有点猝不及防。

但费祎的语气虽然凶巴巴的,但在内心里,却是极度兴奋的。因为,兴古郡目前所做的这一切,对于蜀汉政府来说,绝对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情。

假如兴古郡真能做到这信报上所陈述的一切,推而广之,南中的治理,将会成为现实。而这,是伟人贤者如诸葛孔明,终其一生也没有做到的事情。

蒋琬想了想,道:“短期内,推广很难,大乱之后,方有大治。而兴古郡正好遇到了这个契机。”

费祎也点点头,道:“公琰说的有理。但至少在兴古郡,可以搞起来,示范效应应该有的。”

“以强大的武力做后盾,方可行此政策!”

……

至于信报上面后半部分说的诸如“建设新城,腌制腊肉”等,二人却是视而不见了。

他们才没有那个心思去考虑这些事情。

他们只要一个结果,你的施政措施,究竟能给民众带来什么福利回报。

而这其中,给某些家族带来多少利益……只要不过分,二人都不会关注,给谁不是给?当初诸葛丞相的“以蛮治蛮”,结果不就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么?

说到底,稳定,才是此时蜀汉政府第一要务。

不仅仅是现在,任何时候,保持内部的稳定,都是第一位的。

过去,蜀汉政府在南中一直无所作为,也不过是一种变相消极的维稳政策罢了。现在,你兴古郡大兴土木也好,发展民生也好,售卖物业也好,只要不出现群体事件,不出现蛮族动乱,随便你,想怎么折腾是你的事情,政府要的就是一个——稳定。

庲降都督府的信报上,对兴古郡却是一顿好夸,简直将李遗朱武等人夸成了一朵花也似。

当然,张遵他们几人,也在其中。

“对于庲降都督府有意调朱武入都督府一事,文伟你怎么看?这可是你的分类事哦?”

庲降都督府的意见,直接将朱武调入庲降都督府任职,另外派驻郡尉前去。其实马忠骨子里的主意二人心知肚明,一个地方豪族长期把持地方武装力量,本就不是一件好事情,尾大不掉的教训,蜀汉可真是不少了。

当初的大汉王朝,最后分崩离析到如此局面,经验教训就一个——尾大不掉。

一个小小的闹黄巾,便让所有的问题都暴露出来了,地方官僚一个个打了鸡血似的,拼命发展私人武装,等黄巾军没了,这些人却反而成为朝廷更大的毒瘤,一个个膀大腰圆的,走路都横着走了,哪里还将朝堂放在眼里心里。

搁在过去,庲降都督府历任都督几乎拥有南中所有人事任免权,朝堂中枢这里要的只是一个稳定,民不告官不究,水不惊鱼不跳,只要你庲降都督府能捂得住盖子的,谁你怎样都行。

但现在,蒋琬和费祎却有意插手南中事务。

不是二人刻意而为之,而是一种自觉不自觉的行为。这只能说明了,蜀汉朝廷中央政府的眼光,已经有意无意地盯住了南中这块地。

关于马忠想将朱武调离兴古郡的事情,费祎不置可否。

蒋琬却旗帜鲜明地表达了意见——“不同意”。

庲降都督府的建议其实很有道理。

但在蒋琬的眼里,兴古郡百废待兴,未来如何还是一个未知数,牟然间聚拢了十多万蛮族人,未来更是一个巨大的包袱,现在去不掉,未来想去掉也大不易,还需要朱家的这个话事人在现场坐镇,毕竟这十几年以来,兴古郡可就是人家朱武主持着,才没有闹出类似且兰国的故事来。

现在就将朱武调离,很有点明升暗降的意味,任谁都看得出来,人家朱家也不是傻子。

万一朱家不乐意,不配合,或者私下闹点什么幺蛾子,兴古郡立马就是一场大祸乱!

大家一旦撕破了脸皮,再想和好如初,可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对于蒋琬的意见,费祎无所谓。

在于他而言,南中事本就是庲降都督府的内务事,你想怎么着,就怎么着,我才不管呐。

你马忠敢这样做,必然会有很多后手留在那里等着,他才不相信马德信是个没有后手准备的莽汉子。

马忠多谋,张嶷善断,这二人坐镇庲降都督府,朱家这样的土豪即便想搞幺蛾子,也得掂量掂量自己是不是那块料儿!

大不了再多杀一次呗。

但既然尚书令蒋琬都已经旗帜鲜明地否决了马忠的想法,费祎自然无可无不可,只有坚决支持了。

但没同意朱武的调拨令,不等于尚书府就没有一点表示,兴古郡除了朱家,不是还有覃家郭家林家等几大豪族的嘛,适当拔苗助长一下其他大族,给朱家上点眼药,不一定就是坏事,算是一种未雨绸缪吧。

适当的敲打,你可以当做是警告,但也可以当做是鞭策,看你朱家自己怎么看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