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做皇帝,太特喵地累了

星落门 倔强的纽扣 6558 字 13天前

“改变,从现在开始!”

想了想,刘禅又补充了一句:“从自己开始!”

先帝遗诏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皇帝刘禅决定要从头到尾改变蜀汉政权。

当然,首先要改变的,是他自己。

宫里,刘禅正对着皇后张氏喋喋不休:“首先,朕要将‘丞相’去掉,不再设‘丞相’一职,六部之上,直接就是朕这个皇帝本人,将原本相权收归皇权!”

“其次,朕要保证大小朝不迟到,不早退,嘿嘿,勤政,是做好皇帝的第一要务。皇后,你说朕说的可对?”

张皇后只有一张脸,又要为相父的去世而悲,又要为皇帝丈夫的振作而喜,悲喜交加处,就显得十分怪异了。

无法,她只得一边帮助刘禅整理仪表,一边小声道:“陛下,您说如何便是如何。关于国家大事,臣妾是不能置喙的。”

关于朝会制度,一直在演变中,但自从秦朝实行朝会制度开始,大的变化,却是没有的。

“朝会”,也可以称为“朝议”,主要分为“廷议”和“集议”两种。

廷议,是指皇帝端坐在殿堂之上,听取百官汇报政治情况,百官按照典例朝见皇帝,如果国家有事需要决断,则由皇帝在上朝之时口头提出,百官们如果对这件事有争议就当朝议论,做出判断,制定出解决办法。

——这就是廷议。

廷议是自上而下的一种决策制度。

集议,则是指“由下而上”的一种决议制度。

集议会选定一定范围的官员,命令他们集体讨论这件事,比如“九卿会议”、“王公大臣会议”等,这些选定的大臣意见归于一致之时,就将意见上奏给皇帝,由皇帝最后批复。

——这就是集议。

无论是廷议还是集议,最后的决策权都掌握在皇帝手中,下面的官员只是为皇帝拿出可供解决的办法而已,他们并没有决策大权。

汉朝时期,统治者吸收秦朝灭亡的教训,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在中央为了加强皇权,汉武帝时期则实行“内外朝制度”。

所谓“内朝”,又指“内廷”,内朝官员由皇帝依照个人意愿任用,通常由皇帝左右的亲信和宾客构成,他们与皇帝一起商量解决国家大事,内朝中的官员说白了,就是皇帝的智囊团。

也就是皇帝的私人秘书班子。

所谓“外朝”又称外廷,是由公卿大夫各级官僚等国家正规选官机构选出来的官员组成。

内朝与外朝,是一种相对而言的政务处理机制。

蜀汉政权太小,所以,没有正统的“内朝”,但却有“小朝会”,就是有六部尚书和皇帝的侍中等人一起参与的高端朝会。

决定勤政的皇帝刘禅很是努力了一把,但是,很遗憾,连续三天的朝会,几乎将刘禅的精力耗费殆尽。

他终于得出一个结论:“做皇帝,真的,好累人的!”

刘禅为帝,不是今日而始。

他已经做了十多年的皇帝了。

但直到今日,他才知道,原来,做皇帝,是一件如此累人的活计!

于是,他得出一个结论:“尤其,以早朝最不适合自己。”

大臣们住得分散,很早起床,需要穿越大半个成都城参与朝会,

当皇城楼上的鼓敲响时,大臣就要自觉地在城门外的广场上排好队伍;到凌晨5点左右钟声再次响起时,皇门开启。

百官依次进入,过金水桥在内广场再次整顿队形。

官员中若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稳重的都会被负责纠察的御史记录下来,听候处理。严重者,直接会被剥夺此次朝会权。

而皇帝必须在大约后世的凌晨5点起床,匆匆地洗漱完毕,穿戴皇帝上朝专用的冠冕服饰,上朝听奏。

早朝一般从早上七点持续到九点,也就是古代的一个时辰。

散朝后,皇帝回宫吃早膳,若无特殊大事,可以睡个回笼觉。

大臣们则直接回到各衙门吃早膳,有一定官位的,则可以眯一会儿,也睡个回笼觉,补一补精神。

而那一般品级的,则就直接上班办公了,哪里有机会睡回笼觉。

你以为你是谁啊!

蜀汉实行的是十天一休制,也就是干满十天休息一天,但每月的最后一次休息,施行双休制。

轮到哪天休息,这一天还有个名字叫"休沐日"。

在这一天,官员们可以安安心心地在家洗刷刷洗刷刷什么的。

距家近一点的官员们,则可以回家探亲了。

短短的三天连续早朝之后,下朝回到宫中的刘禅一屁股坐在软塌之上,再也不想动弹分毫,宛若死猪一样。

张氏一边心疼地帮他更换常服,一边听他絮絮叨叨吐槽:“皇后啊,朕累死了,累死朕了,朕不想上这个劳什子朝会了……”

“陛下,这下子,您总算知道,相父这么多年来的不易了吧。”

“是啊,相父大不易。”

他终于知道了,原来这么多年的优哉悠哉的幸福生活,都是因为有相父诸葛亮在替他负重前行。

“真不知道父皇当年都是怎么过来的。”

刘禅在感慨之余,想的更多的,却是得出了一个扎扎实实的结论——自己并非一个勤于政事的皇帝。

那么,接下来呢?

收相权,扩皇权,还能继续么?

计划中的将所有大权都收回来自己抓着,所有大小事情都自己亲自过问,亲自做主,亲自决断……要不,还是算了吧。

懒政的思想

于是,在勉力苦苦支撑了五天之后,皇帝刘禅也和大臣们一样,过了一个十分舒爽的休沐日,然后,将所有的政事,都推给了蒋琬费祎他们。

于是,在刘禅亲政的第六天,晋蒋琬录尚书事,进大将军位,主民政,监管军政。费祎晋大司马,主管军政事务,兼管民政。

这个管理格局的配置,相当有点“不伦不类”了。

但对于刘禅而言,却也算是很有自己的风格了吧。

一则,蒋琬费祎本就是相父诸葛亮留下来最重要的辅政大臣,重用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