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得利

孟锦年咂舌,那些人是真敢给,杨策也真敢收!十五万两是什么概念,接近整个密州一年的税收了,要知道密州可并不小,渔业漕运发达,各行各业都算是景气。

孟锦年没去管那些银票,挥手让管妈妈先拿着,她将信封上的蜜蜡揭开,一目三行快速看完,眉头挑的老高。

这封信是杨策写给冯阁老的投名状,而冯阁老就是当初爹爹给她和杨策找的保媒做亲的中间人。

信中满篇声情并茂洋洋洒洒,话里话外尽是对冯阁老的敬重钦佩,将他视为为官之道的启明星,人生的榜样。马屁拍尽后,信尾委婉提出这封信的本意。

大概意思是他马上就要进京观政了,不想他空有一身学问,却在岳家的显赫名声下被淹没,他想凭借自己的本事在京中闯出一片天地,相比起镇北侯,他更想跟在冯阁老身边学习他的为人处事和学问修行,浅浅的抬了下文,贬了下武。重点是想让冯阁老推荐一个合适的住宅安家,进入文臣圈子,他定当感激不尽,日后定当对官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云云的话。

孟锦年读完也不得不说一声杨策的文笔上佳,感情细腻饱满跃于文字之上,就是可惜了,这当中却有个最大的败笔——一张三千两的银票。

这算不算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孟锦年心中嗤笑,原来沾染了铜臭的人见谁都是利益熏心的,杨策才和那些人打过几次交道,这么快就把那些人的做派学的有学有样,她重生至今越来越确定,她以前真是看错、爱错人了,前世落得那般田地,不冤。

杨策骨子里就不是他面上表现出来的那么清高洒脱,他的本性就是自私狭隘唯利是图的。

孟锦年心中唏嘘,她敢打包票,如果没有这张银票,杨策是肯定能打通冯阁老的路子。

这一套亲情牌加苦情牌打出去确实管用,冯阁老还真就吃这一套。要知道冯阁老在朝廷文臣一派中举足轻重,桃李遍天下,最重要的是他也是寒门学子出身,中间也吃过不少苦头,历尽千辛一步步走到阁老的位置,或许是因为自己淋过雨,他也愿意为别人撑起一把伞。是以冯阁老清名在外,堪称本朝清流砥柱,人也最是爱才惜才,不忍有才华之人埋没。

虽然她不齿杨策的人品,却不得不说他的确文采斐然。

孟锦年两只细长的手指捏起那张薄薄的三千两银票仔细端详,心中快意,红唇轻启吹的银票簌簌作响。银子真是好东西,要看清一个人,腐蚀一个人太容易不过了。

她有些想笑,又有些恶心,她终于想明白了一件事,原来杨策在她面前一直都是自卑的,她越是对他好,他越是如鲠在喉,总想着让她从云端跌入十八层地狱永不超生才好。

所以说,贱人就是矫情!

就像这次,杨策那可笑的面子又在作祟了,他在别人面前能弯下脊梁骨谄媚讨好,在她面前就是打落了牙齿往肚子里吞也绝不低头,难不成杨策以为冯阁老是看在他探花郎的面子上才去做这个媒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