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难忘的嘉靖四十五年

海瑞的案子,后来下旨移到了刑部处理。嘉靖的意思是,不杀,但也不能白骂,你们看着办吧。

事情渐渐有了转机。嘉靖皇帝由于假药吃得多了,导致铅中毒,身体越发坏了。他百般无奈,把徐阶召来商量,想去一趟承天府老爹的陵墓,取药补气。

徐阶连忙劝道,保重要紧,不宜出动。

嘉靖更加心灰,说干脆内禅算了,让儿子继皇位,自己不干了。

徐阶慌了,说那哪儿成呀!

嘉靖这时候,才想起了海瑞的话,叹息道:“海瑞说的话全对啊,我病这么久,怎么能理政!想振作,但力不从心啦。真是的,我不知道珍惜自己,病成这样,假使有力气去便殿理政也好,也不至于被人这么骂啊!”

徐阶见时机已到,连忙为海瑞说情:“海瑞这人,说话一贯愚憨,天下人都知道。其心还是可谅的,请陛下对他格外宽恕。”

此后,刑部的意见上来了。刑部尚书黄光升(就是要了严世蕃小命的那一位)居然认为无法可依,只好比照“子骂父律”,罪应论死。

嘉靖略略一瞧,按子骂父律?当斩?笑话吧!当即搁下,不批。一直到他死,这份意见都没批下去。

海大人的脑袋,就此保住了。

从嘉靖四十一年(1562)严嵩倒台到现在,已经三年多了,徐阶就这么眼观六路,一面小心伺候着皇帝,一面操纵着中枢的班子。好在棋局还是活的,可容他走动几步。好不容易摆平了海瑞的事情后,内阁的人事又亟须作调整了。

从夏言的前任首辅张璁的时代起,内阁就是个生事的地方。迄今所有的首辅,下场几乎都是灰溜溜的,尤其夏言和严嵩的结局,更是让人不寒而栗。徐阶不得不给自己留后路。因此,在网罗人才入阁时,用尽了心计,只求能保证一条:将来能让我体面地退休,体面地养老。

前一年(嘉靖四十四年)三月,内阁袁炜病重,再也写不了“福寿万年”的青词了,自行退出局去。徐阶不敢“独辅”,立即选人替补。明代的选阁臣制度,叫作会推,也叫作廷推,就是集中各部各科的臣僚开会,推选出二至四名候选人,交由皇上决定。参加会推的成员,涵盖很广,但大多只是来走走过场,主要是由六科都给事中说了算。

自嘉靖一朝起,皇帝不大管事儿,首辅的权力由此大增,连吏部尚书都压得住。所以,这种会推,基本就是按首辅的意思办。

这次,内阁引进了严讷和李春芳两个人。这两人,和刚刚致仕的袁炜,还有在他们之后入阁的郭朴,共四个人,都擅写青词,就是当时人们所说的“青词宰相”。

把词臣纳入内阁,固然是嘉靖之所好,但也有徐阶的考虑。徐阶本人还在位,能做实事,干脆就选几个只会玩花活儿的进来,省得碍事。不过,他选李春芳进来,还有特别的一层意思。因为李年轻,又是状元出身,声望很高,为人宽厚,如果将来是这人接任首辅,那就最理想不过了。对此,李春芳一定会感恩,那么我老徐退休之后的待遇,也就一定没问题了。

至于推举严讷这人,其实没有什么意义,只是给李春芳当个陪衬,而且排名还在李春芳的前面,别人也就看不出什么来。

徐阶的老练,可见一斑。果然,严讷在入阁的当年,就因病退休了。李春芳顺理成章接任次辅,接首辅的班没有问题了。

严讷一走,内阁又缺人,于是在嘉靖四十五年(1566)春,又一次会推。

这次,徐阶又从自己口袋里摸出早就藏好的棋子来,还是两个人:郭朴和高拱。

和前两个人一样,徐阶实际上要推的是高拱,郭朴只是陪衬。不过,高拱可不是什么“青词宰相”,也并不是徐阶的夹袋中人,他是裕王的老师,是早有大志要当宰相的人。用他,似乎不太合乎徐阶的逻辑。

嘉靖四十五年春,徐阶走的这步怪棋,实际上牵动甚大,甚至预设了后来万历初年的政局。可是徐阶在当时,完全预料不到后果。

他原是这样考虑的:裕王早晚要继承大位,只要裕王一当皇帝,高拱势必入阁,这个趋势,即便傻瓜都能看出来。那么,我徐阶先走一步,早早把你提拔进来,卖你一个人情,你高拱肯定心怀感激。就此,把你收到我的门下。将来换了皇帝,我还是有保障的。

徐阶,是华亭人啊,算盘打得太精了。

可是,高拱哪里是那么好收服的?

高大人不仅仅是皇子的老师,在仕途上的其他资历,也相当过硬,最高的职务当过礼部尚书。另外,在当时进内阁,一定要会写青词,这个,高拱也能胜任。

入阁,是高大人的铁定前途。既然傻瓜都能看出这一步,那为什么还要领你徐阶的情?

你徐大人,是否多此一举了?

两边都这么在用心计,内阁的局面,就越发像一盘看不大明白的棋局了。嘉靖四十五年三月,高拱昂首阔步地进了内阁,时年五十四岁,气势凌厉。

徐阶有意将高拱延至门下,因而就特别热情。高拱是怎样聪明的一个人,他当然感觉到了这种垂顾,但他不高兴,甚至很不高兴。

徐老首辅,你未免太自作多情了。我高拱是什么人,既有奇貌,又有奇才,人事背景在将来是无人可比的。我还想做个当朝大佬,吆喝手下一批人呢,怎么可能当您的门徒?

高拱在入阁以后的情绪,徐阶很快有所察觉。他知道糟了:走了一步大大的臭棋!

搬起石头,可能要砸自己的脚。看到高拱傲慢不逊的态度,徐阶方才醒悟:智者千虑,也难免有一失啊!

他在紧张地转动脑筋。既然选高拱过于冒失了,事不可追,那就要有个法子来补救。

徐阶在此时,忽然想到了一个人——张居正。</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