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阿尔贝·加缪,死于车祸的大作家

1954年春,《夏》出版了,这是一部抒情散文集,加缪称它是“以太阳为中心主题”,包括《巴旦杏树》《没有过去的城市的指南》《海伦的放逐》《重返蒂巴萨》《靠近大海》,等等。他还应意大利文化协会的邀请到意大利访问,并在都灵发表了一篇关于艺术的讲演,在讲演中,加缪指出艺术是建立在现实和对现实的反抗之上的,它既不是完全的拒绝,也不是完全的赞同,艺术代表着一种永远处于变化中的痛苦。

1955年加缪完成了一个长久以来的心愿:到希腊去。

他是在这年4月26日踏上希腊的土地的,首先去的是雅典,这个希腊文明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中心。他在雅典的法语学院发表了演讲,演讲题目是《悲剧之未来》,在演讲中回顾了当代法国戏剧的历史,认为法国戏剧正在向真正的悲剧回归。离开雅典后,加缪又去了迈锡尼、奥林匹亚等早已经久仰大名的地方。

不久加缪又当上了记者,这次是为《快报》工作。他的第一篇文章讨论的就是阿尔及利亚问题,表示反对法国当局镇压要求独立的阿尔及利亚人民,要求准许在阿尔及利亚举行公正的选举,实行内部自治。

这年5月,伽利马出版社出版了加缪的《堕落》,这是一部中篇,也是加缪中最晦涩的一部,这篇以“我”对“您”说话的形式写出来的,内容庞杂,评议微妙,读一遍是不够的,也读不大懂,不过大概少有人会从头读到尾。

9月,加缪改编自福克纳《为一个修女的安魂曲》的剧本在巴黎上演,获得巨大成功,连续演了两个季度,福克纳亲自致电加缪表示祝贺与感谢,评论界也众口一词地表示称赞。

第二年3月,加缪出版了短篇集《流放与王国》,包括《沉默的人们》《生长的石头》等六个短篇,其中《沉默的人们》写得很动人,但读起来不舒服,给人一种忧郁甚至无望的感觉。

这年最重要的大事当然是诺贝尔文学奖了。

1957年10月17日,瑞典皇家文学院正式宣布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加缪,授奖原因是他的作品“照亮了我们这个时代人类良心的种种问题。”

这是一个作家能够获得的最高荣誉,加缪对自己的获奖颇感意外,因为他这年才44岁,差不多是一个年轻人,比他年长、名气似乎也更大的马尔罗和萨特还都没有获奖,却先落到他头上来了。所以加缪自己颇有些受宠若惊,声称如果是他去投票,他肯定会投给马尔罗。

这样,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的颁奖典礼上,加缪发表的受奖词中,一开头就说:

在接受你们自由的科学院授予我的这项荣誉时,我的感激之情是难以言表的,而且我自知这一奖赏远远超出了我个人的成绩。所有的人,尤其是艺术家都希望自己的价值得到认可,我也渴望如此。但是,在获悉你们决定的同时,我不得不将这一决定的影响与真实的我做一比较。一个差不多还算得年轻的人,拥有的只是怀疑和尚待完成的作品,习惯于生活在孤独的工作和友谊的庇护之中,在得知这样一个突然把他置于一片耀眼光明的中心的决定之时,怎么能不感到惶恐呢?

从这些话中可以看出来加缪是个很谦逊的人。在谈到他的艺术时,他说:

从个人角度来说,没有我的艺术我就无法生存。但是我从未把艺术置于一切之上。如果说艺术对我是不可少的,那是因为它不脱离任何人,它使我能够以本来面目和大家过着同样的生活。我认为艺术并不是一种孤独的享受,它是通过给予最大多数人一个同甘苦的特殊形象来感动他们的一种方式。艺术迫使艺术家不离群索居,要求他服从于最谦卑、最普遍的真理。

加缪的这篇受奖辞被看作是诺贝尔奖历史上最出色的。

1958年是法国现代史上的重要一年。这年5月初,人民共和党党首弗林姆兰应邀出面组阁,与以前的政府领导人不一样,弗林姆兰主张和平解决阿尔及利亚问题,与叛乱领导人举行会谈。他的主张一下子捅了马蜂窝。5月13日,激烈反对任何谈判的叛乱分子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公开发动叛乱。他们占领了阿尔及利亚总督府大楼,成立了以伞兵司令马絮为首的“救国委员会”。第二天一早马絮就发表声明,呼吁戴高乐重出江湖,以挽救法兰西于危机之中。顺应时势,戴高乐出山了,并于9月28日通过了新宪法,新宪法最大的特点是总统不再是徒具其名的虚位元首,他将成为最有实权的人物,戴高乐上台后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阿尔及利亚问题。

在阿尔及利亚问题上,加缪的基本立场是和平解决,绝不要战争,当然他也不希望阿尔及利亚完全脱离法国独立,最好是实行内部自治。但他的主张得不到阿尔及利亚民族主义者们的赞同,他们要求完全独立。虽然如此,1958年3月,当加缪踏上阿尔及利亚的土地时还是受到了热烈欢迎,在母校阿尔及利亚大学发表了演讲。他已经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尔及利亚是他的家乡,这也是阿尔及利亚人的骄傲呢!

这年10月,他在法国南部普罗旺斯一个叫卢马兰的小村子里买下了一幢房子,准备在这个远离都市的地方安顿下来静心写作。

这也是他渴望已久的田园生活:早晨起来,修整修整房子,栽花种草,下午写作,晚上读书,过着有规律而充实的生活。他还经常去村子里散步,同村民们相处和睦,从来不摆名人架子。

这时他正在写作自己的第二部长篇《第一人》,到1960年1月2日已经写了145页草稿。

1月3日,加缪乘汽车从家出发去巴黎,第二天,由于冬天天冷路滑,汽车突然失控,撞上了路边的树,加缪当场死亡,时年仅47岁。

这是加缪一生最大的不幸,也是文学的大不幸。</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