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正因为具备了上面所说的两个特点,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倘若您读了我在香港出版的西方文学系列作品,例如《西方文学简史》,就可以对西方文学有一个精当的了解:既了解它整体的优美,又可以了解它细微的精妙。

倘若您在读了《西方文学简史》之后,想对这些文学作品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那么就可以进一步这部《西方文学通史》了。它的篇幅是《西方文学简史》的两倍以上。主要包括了“简史”中一些没有的作家与作品,例如弗吉尼亚·伍尔夫及其《到灯塔去》、海明威及其《永别了,武器》,还有普鲁斯特及其《追忆似水年华》。由于篇幅的关系,这些人与作品“简史”中都略过了,但在“通史”里弥补了这一缺憾。

特别是《追忆似水年华》,它是西方现代文学史上最主要的经典之一。但由于其篇幅十分宏大,我很难进行过度的浓缩而不失去原有的韵味,所以只能在“简史”中略过,在这部“通史”里就有了,篇幅还不小。所以总的来说,倘若您想对西方文学有比较多的了解,读这部《西方文学通史》是不错的,可以说,它几乎将西方文学史上那些最值得我们欣赏、也最有可读性的作品都收纳其中。

进一步地,倘若再结合我关于西方历史、地理、哲学、科学与艺术的作品,当您通读了它们之后,就可以自信地说:我掌握了西方文明的精髓。

而这,就是通识教育。

而这,也是不难的。

因为无论是这里的文学,还是其他的历史、地理、艺术,甚至科学中的相对论或者哲学中的古典唯心主义,我都会用通畅简明的文字表达出来,可以使您轻松地理解与掌握。

二十年以来,我一直在做这件事,以后也会一直做下去,因为这是有长远意义的事,是值得一个人用毕生精力去做的。

当然,我并不是说我的作品是完美的,它一定会有这样那样的毛病。所以我诚恳地邀请、热忱地欢迎读者朋友们批评、指正!也会在未来的新版中加以改正。

是为前言。

文聘元

2018年12月11日于海甸岛</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