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水天上来(2)

【万里安边—蒙恬:就算打不过,那也得打啊,不战而降像什么样子】

【万里安边—蒙恬:这些喜欢在草原上跑马的民族,你把他打回去一次,能安分好久呢】

【乱势既成—赵桓:好歹要师出有名】

【万里安边—蒙恬:师出有名?打他们还要找借口吗?】

【乱势既成—赵桓:你放肆!】

【一统六合—嬴政:你说谁放肆?】

【“乱势既成—赵桓”撤回了一条消息】

【乱势既成—赵桓:汉朝和唐朝,之前不也被匈奴和突厥威胁吗?】

【封狼居胥—霍去病:我们打回去了啊】

【谪仙诗人—李白:小霍将军此言在理】

“郭老师,你这是好不容易挑到一块知道的历史了啊。”正在看剧的实习老师摘下耳机,跟他打趣道:“我记得你之前说自己高中历史特别差来着。”

“这不是在学了嘛,总不会差一辈子啊。”郭倾有点郁闷,感觉他历史学渣的名声已经在老师中间广泛传播了。

“没关系,至少你还知道玄武门之变和戊戌变法怎么写。昨天你没听见,高二组历史老师把一个学生骂的是狗血淋头啊。”

正巧这时候下课了,郭倾先让众人下课,自己挂着麦听八卦。

然而除了早就想跑的徽钦二帝,几乎没人退出去。而赵匡胤更是一边挂着课,一边紧急和大臣们议论改怎么把那帮奸臣给灭了。

吃瓜嘛,这是人类的天性。

尤其是李世民,虽然不知道戊戌变法是什么,但他很好奇自己的事迹会被后人写成什么东西。

“理科班有一个,上次周练写了一个‘玄武门变法’和‘戌戍之变’,给他们班历史老师气炸了。”

玄武门……变法?李世民听得一阵恍惚。

不是说他很有名吗?不是说他还被写进诗词里了吗?怎么后世的孩子们都是这么了解他的?

是个例吧,真的只是个例吧!

郭倾幽幽开口:“知道自己历史差,就不要写戊戌嘛,维新变法不香吗?”

“嗯?原来郭老师你也不会写戊戌?”实习老师作吃惊状。

“怎么可能!这种常识我还是会的好吧!”郭倾反驳。

他哪有那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