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粮草的危机,程玉还没有遇到过,自然没有准备,但听徐庶一说,程玉马上醒悟过来。确实自己相较曹而言,后方离的太远了一些,如果是速战还可以承受,但要是长期的大军对峙,劣势是十分明显的。
于是他向徐庶问计道:“那么以军师之见,又该如何呢?”
“我看与其与曹争夺并州,不如将全力放在冀州的夏侯渊身上,并州虽大,却无益无我军,徒增守备之地。如果能攻取冀州,不但能尽控河北富庶之地,还将青徐与幽州完整的联结起来,大军行动,再无阻碍。”
“话虽如此,但我军现在正与曹军对峙,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何又能兵退幽州而不受曹军干扰呢?”
徐庶对这个问题似乎已经向过很久了,马上就给出了答案:“我有一策,应该可行,我军须对外谎称粮草已经不足,然后退兵到雁门去。按照目前的形势来看,曹军很有可能会尾随我军到达雁门,到时候主公可以留一部人马坚守城池,牵制曹
军,主力则悄悄潜回幽州,乘夏侯渊不被之时,发动突然袭击,到时候曹就算再想支援为时以晚,我们只要扼守壶关,虽千万人亦无用。”
程玉对徐庶的想法一向有信心,不过这样重大的问题,还是征求一下手下其他人的意见比较好。
大家都是聪明人,没有发现问题并不表示别人说他们会不理解,但陈宫虽然很支持这个意见,却提出了自己的疑虑:“元直之见确实高人一筹,但曹一向老谋深算,手下又有不少聪明人,如果被他们识破我们又怎么办呢?到时候不但冀州没有机会能攻占,而并州又失去了,恐怕是得不偿失啊。”
一句话也让程玉头痛不已,他自然知道贾诩是什么档次的军师,他的威胁性绝对不比原来的郭嘉小,何况现在曹手下的军师参谋又几乎都在帐下,以他们的才智,恐怕很有可能会有人看破自己的计谋,而这一计最重要的就在出其不意,如果被发现的话,那么一点意义都没有了。
每个人都有最适合的场合,庞统说起来就是贾诩一样的人物,最适合的就是想一些不择手段的计策,这次解决问题的又是他。
只听他在程玉身边说:“主公,不才有一策应该可打消曹军顾虑。”
程玉听到这话高兴了,对他说:“士元快讲。”
庞统尚未说话,先讲了一通大道理:“主公,既然你以解救天下苍生为志向,千万不可为小义而忘大义。”
程玉经常就逞一下英雄,不过还是对此不明原因,于是庞统继续说自己的建议:“我有一个不成熟的看法,希望主公可以参考一下,从明日开始,我军可以将正在河西的高顺将军调回来,围攻并州,我军主力也加入到这次围攻中去,我想,敌军必然以为我军已经到了强弩之末,进攻几天之后再撤军就变的顺理成章,敌人应该不会觉察到我军的行动意想。不过…”庞统沉吟了一下:“恐怕我军的损失也不会少。”
「求花花和票票,给点动力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