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三国之求生之路 公害 1600 字 9个月前

程玉听到这样的建议,确实迷茫了一下,自己如果有一个比较近的目的在也许就不会注意到兵士的损失,但如今这种情况,加上庞统自己的解说让自己无法不正视需要遭受的损失,即使胜利了,自己又如何能够够面对在这次行动中牺牲的勇士们?

不过在座的谋士大多对此持肯定态度,在他们的心目中,如果可以以比较小的损失成就自己的战略构想,这件事情绝对是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大门这样的事情对程玉却是一个考验,他虽然有过以自己兵士换取胜利的经历,但大多是在自己并不清楚后果的情况下或者自己一直在欺骗自己,但要自己裸的以此为条件取得胜利,作为一个非常富有仁爱之心的后世人,程玉还是有一点不能接受。

大家自然能够看出程玉的心思,于是纷纷劝解:“主公,虽然如此的行动损失回比较大,但比较所得还是值得的,为了少数贱民而让所有人都受到损失岂是一个智者的所为?”

他们话语中绝对没有一点讽刺的意思,毕竟大家都将程玉当成了自己阶级的代表,不过程玉对此还是多少有点不太适应的。在人本位的后现代社会这样的观念实在让人无法接受。

但大家的劝告中却不存在一点这样的感觉:“主公,不过是几个贱民的生死而

已,又何必放在心上,能够为主公而死乃是所有臣下的荣耀,主公不必有什么顾虑,我们都觉得庞主簿的建议十分可行。”

虽然程玉对此很不感冒,但也许是大家没有感觉到这种情绪,还是纷纷的提出自己的看法,不过最后还是徐庶说出了众人的心情:“主公,一饮一啄皆为天定,既然您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就不应再有任何世俗的情感,或许如此的方式会让很多人遭受不应得的待遇,但为了天下苍生的幸福,这也许是最好的结果了。”

见程玉还在忧郁,徐庶又补充了一句:“如果主公犹豫不绝,让众多的士兵损失在并州,又于他们何益?”

这句话还是最能打动人的,于是程玉下令依计行事。

曹这数日也一直都在头痛,长期的对峙,对两个人来说都不是什么好消息,他正在等待程玉那里出现变故,突然接到手下士卒报告:“河西的徐州军正在向并州移动。”

听闻此言,曹哈哈大笑。身边的典韦有点不理解,于是问道:“主公为何听到敌军到来的消息反而高兴?”

曹知他不能看出这里面的奥妙,也乐得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心情,于是对典韦说:“你有所不知,程玉与我军对峙并州,所需粮草都由青徐二州供应,旷日持久之下,必然难以为继,如今敌人将主力又集中到晋阳城下,显然是军中粮草已经不够,想与我军分出胜负。我料想不错的话,敌军应该很快就开始攻城,但不过是强

弩之末,不消几日,就会撤兵回去,到时我军可以沿途追杀,不愁程玉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