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口长枪
那钦一行使团,在拉拢住了大理使臣之后,便放开马蹄,一路向东疾行。
长安距离潼关两百余里的路程,来时走了二十余日,返程时,却不过只用了一日!
有年事已高的那钦亲身示范,麾下三十骑军中精锐,日行两百里,自然是不在话下的。
乘夜色过潼关之后,距离来时的风陵渡口,就不算远了。
虽然是一路疾行,但是到达渡口南岸的时候也已经是暮色深沉了。
“丞相大人,天色已晚,前出打探渡口消息的探马尚未返回。不过按照经验看,只怕渡口的船只已经不肯下河了。不如今夜就在南岸宿营。”海日古望着一片黝黑的河面,有些犹豫的问道。
“将军可曾感觉到身后有些异样?老夫自京兆驿出发时便有些心神不宁。为防止意外,还是尽早过河为好。只要过了河,就算是自己的地界了。安全也才能
有保证。”
那钦一脸倦容,只有一双眼睛里精光四射。回头看了看身后,暮色里,数十骑骑士岿然不动。
只有战马因为高速奔驰之后,忍不住喷出的鼻息,蒸腾出一团团白色的热气。初春的风陵渡口的黄昏,阴冷的风直往怀里钻!
“异样?”海日古有些疑惑的又望了望河面,映入眼睛里的只有漆黑一片的茫茫水面和呼啸的冷风。
不待这位军中厮混了数十年的老将再次开口,靠近风陵渡方向的官道上响起了一阵急切的马蹄声,众人定睛看时,却是远远的奔来了两骑。
海日古亲自驱马上前迎住了来骑,不过片刻之后,三骑缓缓驱马返回。
两名刚刚归队的探马沉默的归在了队尾。海日古在那钦的马前停住了坐骑,小声的回道:“探马刚刚回来,前方风陵渡传回的消息,未时之后,渡口就只安排投宿,不放船只下河了。”
“扎那接应的骑兵可有消息传来?”那钦闻言,也明白今夜怕是不能强行过河了。但是心中的不安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