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茶。”然后又吩咐仆役上茶,忙完了这些之后,才慢条斯理的开始说明了召请前来的用意道:“本官虽不通行伍之事,但是面对北凉大军兵临城下,也得关心一下城防如何了。
将军连日在城内城外操劳辛苦,本官也不好多叨扰,这一连三日不见凉军动作,相必将军军务能稍有闲暇了,所以才相召将军欲与将军一叙。”
“末将本该是每日前来汇报战事才对,无奈前几日战事骤起,是末将失礼,请姚大人勿怪。凉军这三日不见动作,末将判断定然时内部出现了分歧。凉军与我朝不同。每每兴军,都有数部联合出兵,所以其内部往往会因各种琐事而有不和,这不足为怪。”
南宫藏轻描淡写的先是自责了一句,接着就是将军务一语带过,并没有要详细汇报战事以及战局的意思。
身为武将,虽然在级别上和姚元兴相当。但是朝廷言明关中以及兴元府军务由南宫藏以及司马英两人共掌,且两人并无正负之分。而政务却是加上了一个陇
右,全部由姚元兴一人掌权。
以大雍历来文左武右的朝堂习惯,西路掌军的三人,自然都是需要归这位手握三地驻军辎重供应的探花郎节制的。就算边境武人可能跋扈了些,但是朝廷一直以来的传统已经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
边军的军饷虽是朝廷拨付,但是粮草补给却是要依赖驻地解决。这样一来,边关武将们就不得不折腰在文官的堂下了。
而南宫藏一向心高气傲,自恃背后还有经略蜀中,如今仍在蜀中掌权的老上司严成化在,对于资历尚且不如自己的姚元兴向来是缺少足够的尊敬。相反的是姚元兴却是主政以来,对于名义上归在自己麾下节制的边军粮草辎重等等一应补给数年未曾有过一次的疏忽。
“如此,南宫将军以为,退敌还需几日?毕竟农时耽误不得。若是误了今秋,明年的夏粮无收的话,明年夏季之后的军粮本官就无能为力。”姚元兴见对方如此,缓缓起身,口中的话也带了几分刺来。
自西进蜀中特别是主政兴元府到兼顾关中陇右以来,自以为和三位手掌实权的将军们相处的还算不错。但是此次战后,先是寄书西军,而一向对自己颇为亲近的西军眼见京兆府被围城,却三日不到。再是负责城防的大将自战事一起之后,就没有来过府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