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庄?献策,受命西征(中)

滇王传奇 马飞剑 1630 字 9个月前

“圣主贤君之治国如何,”庄蹻又问道,“大王可有思虑?”

“寡人悉听之。”

“其政任贤,其行爱民,其自养简,藏富于民。不因喜以加赏,不因怒以加罚,不纵欲以劳民,不修怒以危国。上无骄行,下无谄德。上无私义,下无窃权。所禁于民者,不行于身,所倡于民者,身先垂范,此乃四策。”

“大司马所言甚是,”庄辛补充道,“凡治国及天下,莫如以德,莫如行义。以德以义,不赏而民善,不罚而邪止,此神农、皇帝之政也。以德以义,则四海之大,江河之永,不能亢矣。太华之高,会稽之险,不能障矣。阖闾之教,孙武之兵,不能当矣。”

“寡人谨记!”

“太公献策于文王曰:‘君王有六守三宝。’大王可知否?”

“寡人愿闻之。”

“六守者,仁、义、忠、信、勇、谋,三宝者,大农、大工、大商。六守乃举贤任能之标准,如何才能做到呢?太公曰:

‘使其富裕,以考验他是否逾越礼法;使其尊贵,以考验他是否骄横不驯;委以重任,以考验他是否坚定不移去完成;命令他处理问题,以考验他是否隐瞒欺骗;使其身临危难,以考验他是否临危不惧;让他处理突发事变,以考验他是否应付自如。富裕而不逾礼法者,是仁爱之人;尊贵而不骄横者,是正义之人;身负重任而能坚定不移去完成者,是忠诚之人;处理问题而不隐瞒欺骗者,是信用之人;身处危难而无所畏惧者,是勇敢之人;面对突发事变而能应付自如者,是智谋之人。’三宝乃富国富民之关键,国家当以农为大、以工为大、以商为大,使农民聚集在一地耕作,粮食就会充足;使工匠聚集在一处作工,器具就会充足;使商贾集中到一处经营,财货就会充足。让这三大行业各安其业,不应打乱这种区域结构,不要拆散这种家族组织,百姓就会无忧无虑,安土重迁。六守长则君安,三宝完则国昌,此五策也。”

听完此策,顷襄王陷入了沉思。许久,才感慨道:“六守选才,三宝固本,太公此策为复国强兵打下了坚实基础,寡人当极力仿效之!”

庄蹻举酒相敬:“祝大王早日收复疆土,重整山河,带领臣民百姓恢复先祖霸业!”众人一起敬酒饮尽。

酒兴渐酣,庄蹻接着道:“臣下还有四策奉上,其一,昔日有夙沙国之民,自攻其君,而归神农;有密须国之民,自缚其

主,而降文王。所以然者何?皆因君王不爱民也。因此,大王当谨记孟子之言:敬吾之老,亦敬人之老,爱吾之幼,亦爱人之幼,推此心以惠民,天下可运于掌;其二,大王当恭天地,敬鬼神,和臣民,使民有必胜之心,方能与秦军颉颃到底;其三,臣下献出治理会稽郡经验,即废井田,奖农耕,积蓄粮草,充盈国库,招兵买马,训练新军;其四,挑选上等粮种蒸后晒干,派细作运入秦国,一则偷换国库粮种,二则低价卖给百姓做粮种,使其粮食不生,明年必大饥。”说完,从怀中掏出一卷丝帛递给顷襄王,“九策在此,请大王定夺。”

一时间,顷襄王激动得无以言表:“有这九策,寡人复国有望矣!”颤抖着双手接过丝帛,捧在手中细细浏览着。

庄蹻继续道:“所谓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这富国强兵之长策,望大王徐徐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