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在司马府内休息了数日,得到众人悉心照料后,精气神日渐好转。最近几日天气也逐渐变好,乌云散去后,大雪停止了。今日晨间,阳光普照,积雪初融。趁着好天气,庄蹻决定带领屈原到会稽城附近去游览一番,顺便上禹陵祭拜大禹墓。一大早,庄蹻便嘱咐黑神带着祭司提前到大禹墓前去做祭祀准备,他则一直等到中午空气变暖了,才陪着屈原离开司马府。若溪、桑子、宋玉等人也陪在左右,一人骑着一匹马出了城门。
出城第一站便到校场旁边参观,十余万新兵正在操练。众人勒马在校场旁,庄蹻贴在屈原身旁,指着动作齐整的军队介绍道:“先生请看,这十余万新兵皆是刚刚募来,儿郎们为了保卫家园,不畏严寒困苦,练了不到一月时间便能上阵杀敌了!”
屈原遥望片刻,感叹道:“兵者,天下之凶器也。勇气,天下之凶德也。举凶器,行凶德,由不得已也
…”
“先生所言甚是。”庄蹻回道,“然则,若因有人噎死而禁天下之食,悖也;若因有人乘舟溺水而禁天下之船,悖也;若因有人用兵丧其国而偃天下之兵,悖也。战乱之世,兵不可偃,不善用兵则为祸,善用兵则为福。”
若溪也上前为庄蹻辩解:“战争,民之残也,财之蠹也,小国之大灾也。唯有养兵方能防止战争,方能挽救黎民百姓之生命。若无儿郎们拼死相守,会稽郡百姓早已丧失家园。会稽郡之兵,只会用于义,用于利也!”
听了二人谈话后,屈原暗自点头以示赞同,又颇为担忧:“常言道:一朝无粮兵马散,二朝无粮父子散,三朝无粮夫妻散。你们在会稽郡养如此多兵马,粮草如何解决?”
“庄蹻初领会稽郡时,幸得先生鼎力相助,方能废除井田制,奖励百姓耕种。多年下来,地沃民勤,粮草丰盈。”庄蹻摇指着校场旁的粮草仓库道,“我们
单在会稽城便存下上百万石粮草,养数十万兵马不成问题。”
“听说要抵御齐军,百姓们便争相送来粮草以资大军。”若溪介绍道,“为守住会稽郡,我们已定下防御策略,即:严饬边境,广积军储,讲习武经,以备战祸。眼下虽无战祸,众人皆在日日守险也。”
“有如此军队与防御之策,何愁会稽郡不保,看来,是我多虑啦。”屈原满怀笑意,挥手直指前方,“出发吧,趁着冬日好天气,继续领我去游览一方山水。”
庄蹻拍马在前方引路,率众人往若耶溪方向奔去。
一路观山览水,约摸用了半个时辰,众人骑马来到慈母山下。远处的铜矿厂还在开着,若耶溪畔已经开挖出大大小小的矿坑,一群负责采矿石的兵士们正在紧张有序忙碌着,铜矿石在河滩上垒起无数个小山堆。此时,日头已经偏西,阳光照耀着苍白的岩壁,隐约能望见岩壁上的洞穴。
庄蹻摇指着铜矿厂介绍道:“正是靠这些铜矿石,
才锻造出数十万大军所需兵械。”
“放眼望去,此处仅仅是矿区吧。”宋玉疑惑道,“何不见冶炼厂与兵械铸造厂?”
“兵械厂建到断臂村去了,”庄蹻遥指另一个方向,“那里居住着上万民伤残老兵,之前,被朝廷遗忘抛弃,已经饿死了不少,幸亏若溪小姐一直在悄悄给他们运送粮食。但这些伤残老兵仍有激情,有经验。我与黑神发现后,便由司马府将他们养起来。最近几年,这些老兵一直在为大军锻造兵械,早就能靠军饷养活自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