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蹻率领两万多骑兵火速奔至邓邑。邓邑是秦楚官道上一座小城,城楼低矮,防御薄弱,与百里开外的雄关险隘武关相比,简直如平地一般。
庄蹻刚率骑兵奔出城门百余丈外,最先派出的前锋哨兵已经纵马狂奔归来,勒马在庄蹻身旁禀道:“大司马,秦国大军已出武关,只需一日脚程便能抵达邓邑!”庄蹻勒马回望邓邑城头,几面象征着楚国王权尚存的土黄色旗帜在城头微微飘荡,庄蹻一声叹息:“此城不足以拒敌也!”两名副将从身后纵马奔至庄蹻身旁,其中一名副将来自楚怀王献出的三千禁卫军,名叫景卫,身披红色战袍,另一名是庄蹻从会稽郡带出来的骑兵副将,名叫昭华,身披黑色战袍。景卫满脸焦虑急问庄蹻:“大司马,秦军乃虎狼之师,人皆好战,且十倍于我,我两万多名兵士该以何术应敌?”
庄蹻勒马四顾,将远近地势仔细扫视一遍,发现前方十余里之地有一座高山,秦楚官道恰从山脚下经过,官道另一侧是汉水深涧,正是一处用兵之地。
“两军交战前昔,必先夺敌军之所爱!敌军所爱者,无非有利之地势,通行之粮道也。”庄蹻说着翻身下马,两名副将也随即下马。庄蹻从腰间拔出越女阳剑,在地上轻轻一划,切出一条深沟,又在深沟左右两侧粗略画出山脉与沟壑走势,而后指着地上的图案讲解道:“凡用兵之地,有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死地。在近家之地作战,兵士进无必死之心,退有归投之处,军心易散,为散地;入敌人之地不深者,为轻地;敌我双方皆已占据有利地势者,为争地;我可以往,敌也可以来者,为交地;多国毗邻处,先至者可获得多方支援,为衢地;入敌人之地较深者,为重地;有山林、险阻、沟壑阻于道者,为圮地;入之道路狭窄,退之道路迂曲,能以寡敌众者,为围地;拼死奋战才能幸存,不拼
死奋战便被歼灭者,为死地。”
两名副将听后连连点头,庄蹻继续道:“白起所率二十万大军入我国境已深,必从这条官道经过。且此道蜿蜒曲折,左有高山阻其左翼,右有峡谷折其右翼,若在此处前后设伏,秦军便陷入圮地、围地与死地!”
红袍副将疑虑道:“末将听说白起兵法了得,众人常将他同孙武与吴起相提并论,大司马不可轻敌矣。”
庄蹻回道:“白起复仇心切,手握重兵,对郢都已是志在必得,必然防备松懈。我军倚仗有利地势,以逸待劳,虽不能以寡胜众,至少能将秦军打个措手不及。”
两位副将点头道:“除此之外,已别无他策了。然则,该如何设防?”
庄蹻思忖片刻,吩咐道:“我军虽寡,也需分作甲乙丙三队。甲队,由左翼副将景卫率一万人,爬到这
座山顶上,用藤条捆绑乱石,布满山脊,待秦军主力行至山下,立即砍断藤条,让乱石如雷霆滚落,让秦军无处可躲;乙队,由右翼副将昭华率七千人,负责损毁官道,从城门往前十里,沿途堆砌乱石,毁其路基,使车马不能通过;丙队,我亲自率一万人,伏于山尾之后,布下火球,待秦军进入伏击圈,我便率众烧毁秦军辎重粮草,断其退路。”
两名副将点头领命:“同时从三个方向攻击敌军,令敌军首尾不能相顾,确为妙计!”
庄蹻最后下令道:“见我升起第一柱狼烟,三队同时发起攻击!切记,皆为远距离攻击,不可与秦军近距离接触;见我升起第二柱狼烟,三队人马立即撤走,不得恋战。乙队撤退时再捣毁城关,设下最后一道阻碍。而后,所有兵马退回蓝田城内,在蓝田关展开最后决战!各队立即出发!”计谋已定,三人率上各队兵士,分头备战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