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北之行,路途艰辛,心神疲惫,屈原师徒三人纵马奔回郢都时已是面容憔悴,身形枯瘦。寒冬时节,郢都越加寒冷了,这天黄昏,屈原裹在一件旧冬衣里,奔入城内便往偏僻的屈府赶去。三人在府门外拴住马匹,屈原举手叩响府门,站在门前静候片刻已冻得瑟瑟发抖。
女媭拉开府门,差点没将师徒三人认出来,一脸惊讶问道:“平弟,你们何以瘦成这般模样了?”
“姐啊,我们能活着回来算是幸运了。”屈原话音未落便急急忙忙往屋里走去。女媭领着宋玉与景差从身后追上去时,屈原已经进入书房。书房内的书架空空荡荡,自上次屈原决定回乡种田,书架上那些堆成小山似的竹简已经收拾打包了。屈原在书房内翻箱倒柜找出一卷空白的竹简,找出砚台开始研墨。
女媭追进书房去质问道:“平弟,你这一进屋便火急火燎,究竟发生了何事?”
屈原埋头回道:“我要写万民折,明日一早便上朝递给大王。”
“上万民折?”女媭惊慌道,“莫非平弟不知,朝廷历来对万民折极其抵触,不到生死关头绝无臣子会起上万民折之心!这一道折子递上去,便是出头船儿先烂底,岂有不闯祸之理?再说了,即便你写出圣旨,大王也未必能听进去啊!”
“楚国百姓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万千生灵即将遭战火涂炭,我必须拼死救助他们,片刻也不能停留。”
“唉,姐深知你心地善良,一心为国为民,可是,你一旦染祸上身,自身都难保了,还如何拯救黎民苍生…”
屈原丝毫不听劝阻,转而嘱咐宋玉与景差:“别站着发愣了,你二人速去棺材铺为我购一口棺材回来…”两人惊得双目圆瞪,异口同声问道:
“先生,买棺材作甚?”
屈原回道:“自秦王驾崩张仪逃跑后,大王欲望膨胀,以防上万民折时大王不纳忠言,我只能抬着棺材去死谏了!”
女媭听后,越发焦急,戳着屈原的额头指责道:“抬着棺材去上万民折?平弟啊,你定然是疯了,龙鳞不可逆,一旦激怒大王,他岂能容你生还?”
宋玉劝道:“先生,这万万使不得啊!”
屈原终于抬起头来,瞪着宋玉与景差愤然道:“你二人还认不认我这个先生了?解家国之危难犹如解燃眉之急,岂能瞻前顾后?刚从汉北归来,黎民之苦,战局之危,莫非你们已经忘记了?”
“请先生息怒,生民之艰岂敢忘耶,先生欲赴汤蹈火救苍生,我们也愿追随先生冲锋陷阵。”宋玉无奈,躬身领命后,拽起景差的手毅然走出书房,迈入寒风中,往棺材铺奔去。
屈原将女媭劝退出书房后,开始埋头书写万民折,借着昏暗的灯光,脑海中浮现出摇摇欲坠的山河,心中的愤怒与希望全部融入笔尖,笔力虬劲,入木三分。
…
次日早朝,群臣在列,楚怀王高坐王位上。在王位正前方,跪趴着十余位老态龙钟的领主,这些地方官吏见到大王时,人人都紧张得浑身发颤。
一位领主磕头道:“大王,下官乃蓝田领主屈顽,献上纯铜两千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