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弃姑苏城,守会稽山

滇王传奇 马飞剑 2475 字 9个月前

听此一言,姒蹄即刻起身,挑帘而出,通宵未合的双眼布满血丝。愤怒而问:“果真逃了?护城守军在何处?”

“逃了!”文昂点头道,“两万护城守军被他一同带走了。”

“去往何处?”

“一路南下,跨过浙江,往闽江方向去了。”

“王室亲眷呢?”

“卷着贵重财物一并逃了。”

“城内百姓呢?”

“尚留在城里。”

姒蹄更加愤怒:“窝囊废一个!有如此胞兄吾感耻辱也!”

文昂低声道:“公子,经属下探明,楚军已过大江,正朝姑苏与太湖方向杀来…”没等文昂说完,姒蹄快步来到船头甲板上。

姒蹄立于船头,迎着清晨的寒风,朝姑苏城方向举目眺望,久久凝视,一语不发。父王战死,兄长逃离,国破家亡,眼前这座王城即将倾覆…面对这一切

,他无计可施。迎面刮来的寒风穿透盔甲,吹凉他的血液,吹凉他的心。

文昂随姒蹄一同站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文昂也莫言无语,家国遭遇如此变故,父死民散,巢倾卵覆,生灵荼毒…他深知姒蹄心里是何种滋味。

矗立良久,姒蹄才收回远眺的目光,眼角流出冰凉的泪水,平静对文昂说道:“护城守军提前逃离,姑苏已是一座空城。太湖水师失去陆上屏障,不能再孤军驻扎于此矣,一旦楚军袭来,形成合围之势,我残部将必死无疑。当务之急,为保住幸存力量,太湖水师也得撤离了。”姒蹄长叹一声,“今日扬帆离乡去,他日再图东山起!”

“公子所虑甚是!”文昂躬身回道,“三十六计,走为上也。可我水师往何处撤军为上策?”

姒蹄拭去眼角泪痕,镇定答道:“先王勾践败于吴军,栖于会稽之山,冬寒抱冰,夏热握火,苦身劳心,忍辱负重,终灭吴国以雪耻。时至今日,我将遵先王之意,复于会稽山上。你速召集残余兵士往南撤,水师出太湖,以浙江为屏障,死守底线;步兵与骑兵上会稽山旧都,抢占天险,免于天虐之诛。而后招兵买马,重建三军,再雪破国之耻!”

文昂拱手领命:“公子之计,可救越人于亡族灭

种之危也,文昂即刻去安排撤军事宜!”

次日一早,姒蹄便率水师东出太湖,经东海海域,继续流离转徙,数日后南下进入浙江入海口处。

到了浙江之上,姒蹄将两百余艘小船及两万余名水军重新编组,驻扎在入海口,形成一道坚固的防守底线。数日之间,姒蹄已率兵士将附近男女老少全部动员起来,扛着锄具农具守在江岸之上。姒蹄登上船头对众人高声宣讲:“诸位兵士,乡亲父老,此江为我族人生死之底线。此江以北疆域,乃先王勾践灭吴所取,楚军浩浩荡荡袭来,暂且让他们夺去,日后再寻机会夺回;此江以南,乃我族人生发之地,不可丢失方寸!两军交战,不患其众不足,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一旦楚军渡江攻来,诸位必须以死抵抗,妇孺老少皆兵,誓与生发之地共存亡!”

隐藏在越人血液深处的激情与力量爆发了,全民高呼:“誓与生发之地共存亡!…”喊声经久不息,气势已恢复,不再是一支败亡之师。

安置好水师,姒蹄便领着百余名骑兵登临会稽山。

会稽山由十余座山峰组成,东西宽约一百余里,南北宽约两百余里,一直是越国军事上的腹地堡垒。昔日勾践退守会稽山,在山上建立王城国都,南山拥

郭分东西,城门大路引绳直,西走百里皆平堤。勾践倚仗会稽山天险,秣兵历马,励精图治,终得复仇雪耻,灭掉吴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