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1,日本求和

最后的枭雄 老格理 1729 字 9个月前

义勇军参战后的凌厉攻势不仅力挽狂澜,迅速地扭转了战局。而且连续收复失地,消灭大批敌军,战果辉煌。统帅部新闻处不时对外公布前线的消息,每一次重大胜利都会在大清国引发强烈的反响,特别是江南各地更是欢天喜地,祝捷游行连续不断。

大清国南北各大报纸长篇累牍地发文介绍战况、分析战局、宣传英雄事迹等,极大的激发了民间对战争的兴趣和关注。一时间涌现了大批民间“军事专家”对战局、战斗、武器、军队等评头论足,头头是道,俨然一派板砖在手天下我有的气势---李旭每天看报纸上那么多“专家”评点战局,心里纳闷了难道这会儿就开始盛产“砖家”了?这可不行,容易误导群众混淆视听,要积极引导老百姓对战争、军队和时局的“正确认识”!

于是,李旭指示铁血会宣传部、总政新闻处、战忽局等部门要派出军队的专业人才以合乎“政治正确”的标准引导民间舆论、普及军事常识、大力宣传奋战沙场的英雄如包铁娃、董一刀、吴佩服、段奇瑞等可歌可泣的事迹,树立义勇军形象等。

很快,一批官方科班专家开始活跃,其中著名代表有张专家、曹专家、杜专家、房专家等等经常在报上露脸。

除了义勇军在战场上表现出来的强大攻击能力让人津津乐道外,义勇军的神速推进同样引发了舆论的热议---昨天还在山海关卸车,两天后就出现在了锦州,三天后便消灭了敌人一个师团!

义勇军的快速推进令人眼花缭乱,也让那些随军记者叫苦不迭。这些记者当年跑不过溃逃的淮军,现在又跟不上猛打猛冲的义勇军---大家深深领悟到身体是混饭的本钱啊,不加强锻炼不行了!而且胜利的消息接连不断,记者们忙得不亦乐乎,只恨少生了两条腿两只手!

大清国的朝廷也被义勇军扭转乾坤的惊人表现震住了,光绪帝倒是兴高采烈,深为自己“当机立断力排众议”派出义勇军扭转乾坤的“英明果敢”而沾沾自喜。照着老规矩接到捷报就颁赏,把军机处一帮大小章京们忙得成天写圣旨了---这个还没写完,捷报又到了,赶紧重写吧!个个眼酸手软叫苦不迭。最后还是王闿运告诉光绪帝还是先别赏了,等仗打完了一起赏吧---义勇军也这规矩,彻底打完仗才论功行赏呢!

慈禧太后和一帮王公大臣在高兴之余也心惊胆战---义勇军的真实战力原来如此可怕啊!看来大清国还真离不开义勇军啊,不然奉天的祖坟说不定早让小鬼子给刨喽!

不仅大清国朝野对义勇军的表现惊喜交加,洋人们也是目瞪口呆。一战全歼日本联合舰队,就是这个时代最强大的大英帝国海军在数量相近而武器装备没有

代差的情况下也难以做到啊!而不到一个月即连战连捷消灭数个日军师团,虽然报纸难免夸大其词,但也可以管中窥豹义勇军的确战力惊人。

特别是义勇军快速推进大范围迂回穿插和夜战水平令人惊叹!各国武官在发回国内的报告中不约而同地指出了义勇军的战略战术水平和武器装备足以媲美列强---假如不是超出的话!

同时,欧美各国驻华公使也纷纷建议本国要加强和义勇军的关系,因为只要不是瞎子都明白清日战争必将以清国的胜利而告终---而义勇军无疑将成为未来大清国的主导力量,义勇公也必定成为大清国政坛上举足轻重之人。

当全世界都被远东这场战争戏剧般的变化而震惊的时候,作为战争另一个主角的日本也同样被义勇军横空出世般的参战及其扭转乾坤的表现而瞠目结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