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儿女婚事

最后的枭雄 老格理 1645 字 9个月前

这是一片西式风格的建筑群,整体建筑设计出自金陵大学建筑系的方案。高大雄伟的凯旋门式的大门上高悬“义勇公府”的门匾,三开的门洞依次挂着“钦命武英殿大学士”、“钦命抚远大将军”、“钦命南洋镇抚大臣”三块门牌,一律黑底金字,熠熠生辉。

进大门后便是一条笔直宽阔车道,路旁是成行的法国梧桐树,赏心悦目。车道尽头豁然开朗,一片整齐开阔的草坪。在草坪边缘的天然池塘旁,一幢两层白色主楼坐北朝南,楼顶上飘着义勇军军旗。楼前是一处罗马式喷水池,有一条车道直通主楼巨大的门厅。这里就是义勇公办公的地方,在主楼左近还有一排附楼供侍从室办公、居住。主楼边上另有一条车道通往主楼后面,穿过一片欧陆风格的花园直达义勇公一家的生活区---洋溢着巴洛克风味的二层别墅式洋房。

位于钟山脚下的义勇公府静谧而安全,方圆十里范围都是义勇军的军事禁区,驻扎着警卫师部、金陵陆院、义勇军总部、政务院、警察总署等十几个军政单位,任何进出车辆和人员都必须持有通行证并接受岗哨检查,安全保卫极为严密。在单位门牌号的编制上,义勇公府理所当然地被称为一号院,政务院的办公大院则是二号院,义勇军总部是三号院等等。

李旭在春节前回到了江宁,甫进家门,贺红玉便带着全家在宽敞的门厅恭迎。莺莺燕燕的一片老爷回来了的声音,最得宠爱的小女儿更是扑到老爸怀中撒娇

,令李旭沉浸在天伦之乐里暂时忘记了令人忧心的国事公务。

全家团聚,难得在一起享用丰盛的晚餐。李旭望着一大家子老婆孩子,心里感慨万千---穿越前自己只有一个媳妇一个女儿,一家三口的小日子安安静静。没想到穿越后却有了一个大家庭,老婆孩子加自己正好一桌!唉,还是“旧社会”好啊,一大家子多热闹!忽然想到遥远的异国他乡还有一个自己的私生子,不禁怅然若失,不知道她娘俩儿怎么样了…

家宴后,李盛告别了父母准备返回陆院宿舍---自从他左臂在海战中负伤难以用力而无法继续在一线部队服役后,孙三官就派他来金陵陆院战略系联合指挥班进修一年,准备日后到总参当参谋。

这个所谓的联合指挥班是李旭指示办的,他认为未来战争更多地强调陆海协同作战,必须为共同的战略目标服务而不能各搞一套!为此,陆军要懂海军,海军也要明白陆战,必须加强陆海军的协调指挥能力和提高协同作战的水平,必须培养既懂陆军也通海军的复合型指挥人才。

但是今晚李盛并没有直接返回陆院而是坐马车来到了秦淮河畔的一家高级俱乐部---今晚要为刚从西北回来的陈卫国接风洗尘。他走进俱乐部,这里已是人头攒动,其中不少军人和政府官员,人们纷纷和李盛打招呼。这家俱乐部是江宁达官贵人的子女经常聚会的地方,没有一定的身家地位是融不进这个高干子弟的圈子的。作为义勇公的长子,人们已经习惯地称呼李盛为少帅---不过眼下这个少

帅还只是一名海军上尉!

李盛见陈卫国还没有到,却看见了一起长大的石保国---被李旭收养的石达开的幼子现在是义勇军总后装备厅的一名技术军官。或许是受到了李禄的影响,热衷于捣鼓各种新奇玩意儿。李盛还记得小时候家里的座钟被这小子拆了不少却装不回去了---总是多几样零部件,为此贺红玉没少骂他是个败家子!不过现在石保国可不会再去拆座钟了,李盛听说他正在和科学院航空研究所一起研发一种能在天上飞的大型气球,据说效果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