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完朝鲜的事情,打发走了袁世凯,众人又扯了一下经济之道。李旭告诉大家---当下大清国除了江南其他各地工商不兴以致国穷民贫,这固然有历史原因和观念之误,但也有朝廷以前不够重视扶持工商的原因。
李旭说士农工商这个古既有之的传统使得朝廷对商人阶层颇为排斥,认为商人不过是逐臭之辈于国无利---看看洋人是如何对待商人的,英国就公然宣称自己是商人的国度!
李旭强调一个国家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要想国富民强,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商人的作用,要改变对商业的态度,要大力保障和支持商人经商,要尊重资本的价值!
讲到这里,李旭话锋一转,对李鸿章说道:“少荃兄,请你转告盛宣怀,听说他准备向朝廷提请对胡雪岩问罪抄家?这又何必呢?胡雪岩已经因为做生丝买卖而元气大伤,据说为还债连胡庆余堂都卖了---胡雪岩还是做了不少好事的,不仅做慈善救济了不少穷困百姓,当年也积极筹划借款支援左公西征嘛---左公临终前还念念不忘此事!虽然商人难免重利但在商言商也是可以理解嘛---胡雪岩有功于国家民族,何必要赶尽杀绝呢?本帅以为应当尽力帮助和扶持商人---人才难得啊!”
众人听了义勇公对胡雪岩的评价,都心中暗道---都说义勇公念旧,果然不错!胡雪岩如今已是昨日黄花风光不再,但义勇公还是念着他曾经帮助过左宗棠收复新疆而帮他说话,不容易啊!
李鸿章含笑颌首,点头答应---看在李旭的面子上放胡雪岩一马吧!
李旭在军机处关于如何对待商人的一番言论和为胡雪岩说话的事情渐渐传开,大清国的商人们无不深感义勇公果然是独具慧眼,对工商阶层的理解入木三分,更对义勇公不忘旧情帮助落难的胡雪岩而感慨不已!远在杭州家中卧病在床的胡雪岩听闻此事,激动得热泪盈眶---自己生意失败一贫如洗,自觉无颜见人。没想到义勇公日理万机竟然还能想到自己并为自己说话解难!
胡雪岩因为李旭的帮忙而免去了牢狱之灾,但最终没能躲过病魔还是于光绪十一年底病逝于家中。得知胡雪岩病逝的消息,李旭也是叹息不已---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红顶商人的传奇终于还是按照历史的安排结束了!
李旭在京城盘桓数月后,于1886年元月初起驾返回江宁---带着抚远大将军、南洋镇抚大臣的头衔,李旭依然决定驻跸江宁,毕竟义勇军的老巢和相关机构部门都在江宁。当然,两江总督衙门他不会再住了,虽然曾国荃多次表示愿意将官署另寻他处。但李旭还是决定在钟山脚下另建官邸---靠近义勇军总部和政务院,也临近灵谷寺。既方便工作也方便散心。
当李旭还在京城时,侍从室就已经着手修建新的官邸了。根据李旭的要求
,数月内一座占地不大却幽静雅致的官邸就在江宁城外的群山环抱之间悄然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