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军队戒严

最后的枭雄 老格理 1618 字 9个月前

义勇侯走了,卫荣光也走了,江宁官场可谓群龙无首。一场破天荒的学生游行演变成了江宁城社会各界参与的群众性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将江宁城的不安气氛推向了群情激奋的顶峰!

随着报纸的新闻传播很快就波及了江南各地,在随后的十几天里,首先是义勇军的老根据地江西南昌、抚州、赣州、萍乡诸地也爆发了学生游行。紧接着就是上海、杭州、福州、苏州、安庆、庐州、长沙、武汉等地相继出现了大规模的群众游行,江南各地一片抗议浪潮,公开谴责朝廷罢免义勇侯的行为不公,强烈要求朝廷收回乱命!

整个江南陷入了一种混乱的激愤情绪当中,随时都有爆发更激烈行为的危险。在长沙,游行群众冲击了湖南巡抚衙门。当警察试图驱赶队伍时,一些激动的学生和警察发生了冲突,混乱当中将在现场指挥的湖南按察使暴打了一顿!

钦差大臣到达江宁宣读圣旨后的次日一早,赵向

东和钱五就心急火燎地赶到了总督衙门准备谒见李旭听取指示,然而却已是人去楼空。只有正在打点行装搬家的中办秘书长兼侍从室主任的罗文才接待了两位军方领导,赵、钱两位没能见到义勇侯,在感到不安的同时也颇感困惑---为什么大帅一声不响就走了?也不留下任何指示?大帅什么意思呢?

赵向东心情郁闷脸色阴沉,他问罗文才大帅可有交待?

罗文才不慌不忙地笑笑,轻声对二人说道:“一句话六个字,按既定方针办!”

赵、钱对视一眼,心情渐渐平静,起身离开了总督衙门---现在他们心里踏实多了,有了大帅的指示就好办了!

然而随着江宁城的动荡以及接踵而至的江南各地的紧张形势,赵向东又感到了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份量---李旭、匡济民不在,他作为铁血会常委会的第三号人物,眼下就是义勇军在江宁的最高领导人。江宁乱了势必会影响其他地方,甚至整个江南都会跟着乱!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于是再次召开了铁血会常委会,将在江宁

的常委们聚集到义勇军总部开会商议对策。

义勇军统帅部的小会议室内,赵向东的目光一一掠过到会的常委们---钱五、沈思德、范横溪、涂远山、陈长风、王孝祖。大家的脸上都是一派严肃神情,室内烟雾缭绕。

沈思德首先通报匡济民、方世平正在上海,王闿运已经返回京城复命。

赵向东点点头,开门见山说道:“今天会议就我们几个了,匡书记不在,由我和沈书记负责。各位,眼下江宁不稳,江南混乱,局面令人担心!没有大帅的指示,我们该怎么办?下一步如何工作?大家都谈谈吧。”

常委会从下午持续到了晚上,七个人争论、分析、同意、反对,渐渐地达成了统一的看法,也提出了一些工作要求。但是在是否反击朝廷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钱五主张兵戎相见,武力对抗;涂远山却认为眼下应该稳定局面为主,如何反制朝廷要由大帅决断;而范横溪则强调要站住道义的制高点,加强舆论攻势,迫使朝廷收回乱命…正当众人意见不一时,匡济民到了。

风尘仆仆的匡济民走进了会议室,众人纷纷起身

迎接。四十有六的匡济民面带微笑地和众人一一握手致意,赵向东紧紧地握着他的手,激动地说道:“济民书记,你来了就好!大帅好吗?可有大帅的指示?”

匡济民点点头,望着赵向东的眼睛,说道:“辛苦了,向东同志!大帅一切都好…大帅要我替他向同志们问好!”

闽浙总督匡济民坐在自己位子上认真听取了会议情况,然后从公文包里取出了一张公文纸,神色郑重地说道:“诸君,此次上海之行面见大帅,带回了大帅的指示,这里是大帅手令,各位传阅!”他说着,将那张纸片递给了沈思德。

众人一一传看,纸片上寥寥数语---稳定局势,保护江南,有理有节,静待大事。命匡济民主持大局,此令。李续之。正是众人都熟悉的龙飞凤舞一般的行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