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移民充边

最后的枭雄 老格理 1614 字 9个月前

十一月,李旭再次巡视河南全省,这次主要是检查移民工作情况。他来到陈州,这里也是河南旱情的重灾区之一,难民遍地,一片赤地。昔日曾经繁华的周家口市镇那“万家灯火侔江浦,千帆云集似汉皋”景象如今已经荡然无存,更有昔日捻匪动乱时暴虐的痕迹依然在目。

李旭一行在当地县官的陪同下走访了移民家庭,实地了解工作情况。当天夜里便将钦差行辕安排在陈州城外的关帝庙,不给可怜的当地官府和百姓再添负担---李旭三令五申,钦差行辕和义勇军系统军政人员进入晋豫二省不得给当地增添额外负担,尽量自行解决食宿。

他多次语重心长地告诉手下官员们,我们是去帮助救灾减灾的,不是去作威作福的!因此,这次义勇军人马进入晋豫二省基本上都遵照了义勇侯的规矩,老老实实工作,勤勤恳恳干活,其完全不同于往日官府的踏实做派深得晋豫二省官绅士民的交口赞誉,对义勇军的印象加分不少---李旭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原人

心!

入夜,李旭正在关帝庙里临时充当办公室的小厢房里看书,侍从进来报告有一名青年学子请求觐见,说是有关于移民生存的大事禀报。

李旭笑了笑,心说自打自己官高位尊,毛遂自荐者如过江之鲫啊!其中当然不乏确有其才之人但大多数都是夸夸其谈之辈,并无大用之才。他让秘书出去接待一下,如无正事就打发来人走吧---什么人都亲自接见,李旭就甭干活了!

一会儿秘书又进来报告建议李旭还是见见那人,看来的确是有大事禀报。李旭哦了一声,漫不经心地问来人尊姓大名。秘书说来人叫徐世昌,举人身份,也是官宦后代,只是家道中落,现在陈州开馆授学。

李旭默默地念叨着徐世昌的名字,这名字好熟啊,好像在哪听过…猛然间,他一拍大腿,哎呀,后世清末民初的民国第二任大总统、对东北三省现代化卓有贡献、袁世凯的首席幕僚不就是叫徐世昌吗?难道是此人?那得见见,历史名人啊!

秘书引着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走进了李旭的办公室,李旭上下打量着那小伙子,一身灰旧长袍马褂,戴着半新瓜皮帽,眉清目秀,文质彬彬的书生气质。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却含而不露,略有拘束之态。

李旭微笑着起身相迎,没有丝毫官架子地上前扶起跪地参拜的年轻人,笑曰:“阁下漏夜来访,本侯未及迎迓,还望见谅一二!呵呵,请坐请坐!”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