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海这个词也渐渐的热起来,但其实普通老百姓的物质生活还远不能和林秋上一世相比。
这个时候即使是下海,也是在国内做倒买倒卖,外贸这个概念还没有出现,像林氏兄弟这样赚外国人的钱那是远远地走在时代的前列。
林根权两兄弟在这一行里起步早,又有林秋这个外挂。
别人还没意识的时候他们已经起步,别人起步的时候两兄弟已经是行家了。
中国内陆一些衣服鞋袜等小商品放到俄罗斯简直能引起疯抢,可是这上哪采购、打点哪些关节、销路如何打开,这些关键的点还是得有熟人带才能顺利上路。
林家两兄弟经验丰富,人又厚道。
自己发家致富之后因为生意越来越顺,琢磨着请专人分批采购,组织一批跑商的倒爷统一运货。
既增大了货运量还提高了路上的安全性,又在俄罗斯市场设立了专门的销售点,乍一看已经有后来的外贸公司的雏形了。
而因为带着许多倒爷走出去赚了钱,两兄弟居然在当地混的小有名气,隐隐的成为了一帮倒爷的带头人。
再过两年等家里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后,自己得有个大动作。
学校是放半月假,每隔半个月放两天,住校的学生很多都是像林秋一样住在屯里,第一次住校。
于是放半月假感觉像是一群刚出笼的小鸡崽子呼啦啦的就往外冲。
林秋裹挟在人潮中使劲的朝学校外望去,果然林根权盘腿坐在牛车上正扯着脖子在人群里找自己的幺女呢。
一回到家里熟悉的饭菜香就扑面而来了,父女两还没进屋就听见林根权大嗓门吆喝。
“回来了回来了!慧珍啊,快把饭菜摆上来,我的秋儿半个月没回家肯定饿坏了。”
话音来没落就看见三个人从厨房里往外冲,季慧珍手上还端着碗猪肉炖粉条。
忙忙的把碗放下,在围裙上擦了把手就上来搂住了林秋,嘴里不住的念叨。
“我的秋儿这是瘦了,学校没啥东西吃吧,哎哟我的闺女受罪了。”
林秋一听这话眼角就泛酸了,被人记挂心疼的滋味简直比蜜还甜。
又怕亲娘太过担心自己,嘴上笑着安慰季慧珍。
“学校食堂管够的,就是味道没有娘你做的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