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诺奖是没戏了

不朽神医 佩玉 2404 字 11个月前

邹博义坐着东南市委领导领导的车来到学校。

迎接的队伍包括东南医科大学校长、副校长以及几乎所有校领导,院系负责人。

邹博义足足花了十多分钟才跟这些人全部握完手。

他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夏秋身上。

“我看了你的论文。”邹博义:“有几个问题我们可以私下里聊一下吗?”

来到梁婉清的实验室,邹博义掏出事先准备好的笔记本。

自从被梁婉清的导师直接驳回了论文,夏秋对这样提前的闻讯已经有心理阴影了。

可是邹博义的态度远比夏秋料想的要亲和。

与其说是答辩,倒不如说是请教。

是的!

邹博义完全是以请教的姿态问出自己的几点困惑了:“第一,这个穴位所有穴位图上都没有,你是怎么发现的?第二,传统的医书上对于针灸止痛有非常严格的手法要求,为什么你的论文里没有提到这一点。第三……”

邹博义一口气问出了一大堆问题。

夏秋也根据自己的认识认真做了回答。

邹博义满意的点点头。

“你继续准备下午的答辩吧。我跟你们校长中午有约。下午再见。”

邹博义离开后,夏秋还没搞明白情况:“他刚刚的态度,是在请教我吗?”

梁婉清点点头给出了肯定的答复:“我很确定我听到了‘请问’二字。”

“咳咳,邹教授可是中医领域的权威。他居然请教我?”

“这就是严谨的学术体系带来的好处。你的理论经过了实验的反复验证,这就是真理!不管他是什么身份,都无法推翻你的研究。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只能当面请教你。”

夏秋有些享受这种感觉了。

如果整个中医都站在如此坚实的理论基础上,主流学界还敢对它不屑一顾吗?

夏秋暗自决定,有生之年一定要完善中医理论体系,让每一个学中医的人都不用再遭人白眼……

论文被驳回、答辩被推迟……

搁在平常都是很正常的事。几乎所有学者都有类似的经历。

问题是韩洪涛的情况不容乐观。

如果夏秋不能尽快接下他的担子,那中医专业几十名学生怎么办?

当初为了保住中医专业付出的那些努力夏秋还历历在目。

夏秋打电话联系韩洪涛的家人。

据他的家人说,韩洪涛已经出现了记忆力减退的情况。

夏秋实在不希望他记得的最后一件事是中医专业被解散。

韩洪涛病退,中医专业的几个老教授多方做工作,得到了学校领导的承诺:只要夏秋能在这个夏天之前获得学位,他们愿意聘用他替代韩洪涛的工作,并且保留中医专业。否则的话……

“豁出去了!”

为了不辜负韩洪涛的重托,夏秋索性辞去了中医院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论文的修改当中。

这一次,夏秋容不得半点失败。

论文的选题摆脱了原先的大而无当,完全聚焦于中药温热寒凉的属性和分类。

夏秋原本以为课题缩小之后难度会大大降低。

可他研究后发现了一个很绝望的现实:要用严谨的实验证明中药的温热寒凉就像是证明经络的存在一样,根本无从下手……

梁婉清:“怎么可能完全没有着手的地方。既然温热寒凉在长期实践中被证明是严谨并且有效的,那么一定能找到科学的依据。”

“还记得你之前的研究项目吗?”夏秋:“几个顶级团队研究了那么久,你们最终研究明白了吗?中医相对于现代科学是一个平行的理论框架。要把两个框架完美融合无异于融合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听你的意思是要放弃了?”

夏秋点点头:“嗯。也许等我七八十岁退休之后,靠着几十年的积累和经验,我能理清楚这个东西。但是现在……”

“好吧。”梁婉清问道:“也许从一开始我对你的要求就太高了一点。你想到新的选题了吗?”

夏秋解释道:“我想到了一个百分之百可以用实验验证的课题。”

夏秋取出一根银针扬了扬。

夏秋最终认清了现实,中药,尤其是中药的理论,这对夏秋现在来说实在太高深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