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被张伟和李波张口闭口的叫做老头子,实际上方志明的年龄并不大。作为改革开放初期下海的第一代弄潮儿,他并不能算十分成功。最初什么生意都做过,有好有坏,几经沉浮才有了先进科技这家年销售额近两亿的软件公司。
年近六十的方志明对自己的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很满意,无论从业务量还是现金流上看,都是一家运转良好的高科技企业。最近和几个老伙计在谋划着上市融资,对先进科技未来在资本市场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与方志明的观点截然不同的是,张伟一直认为先进科技隐患重重,只要有点风吹草动很可能面临破产的危机。这不是他危言耸听,而是作为公司近十年的核心技术人员的预测。
先进科技的主要问题在缺乏稳定的核心技术团队,也没有自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先进科技的所有项目都是依托于上游的技术公司授权进行二次开发的,而这些项目又大多来自于方志明私人的商务或政府关系。
在互联网产业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各种商务活动和市场行为都越来越透明。完全依托于购买别人授权和专利的技术体系,很容易被人在这上面进行封锁和限制。如果不在这上面做突破,先进科技很难有爆发式的增长。
而且先进科技的研发团队并不稳定,每年都有近一半的中高级技术人员离职,而又补充不少刚毕业的大学生。从人力资源成本管理角度,自然是优化成本的一种方式。然而这样强的人员流动性,使得研发团队的实力难以得到提升。
方志明不是技术人员出身,做的更多的是市场销售的工作,一直信奉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因而对张伟这个研发部最老资格的员工的话并不在意。在他看来,节能大厦的项目之所以难以推进就是因为研发部的人过于懒惰。
张伟走进方志明办公室的时候,见到的是一张黑沉沉的老脸。张伟尴尬的笑笑道:“方总,你找我?”
方志明此时心情非常不好,节能大厦地产商那边又在催了,可研发工作到目前连一半的进度都没有完成。这个地产商可是西京大名鼎鼎的金源地产,在西京乃至整个江源省都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跟这种商场上的龙头企业做生意并不容易,如果弄好了自然能赚得盆满钵满,稍有差池也能让你在行业里面难以生存。先进科技跟金源地产比起来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怎么敢得罪这么大的主顾?
方志明瞟了张伟一眼,冷冷的道:“节能大厦的项目你到底什么时候能完成?要什么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