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不识礼让则不让(1)

平凡的下海岁月 扬潇津 1883 字 11个月前

开初一段时间,焦亦石对骆经理采取的是尊重、礼让的方式,对于与他关系密切的人(如朱小良和包装部主管阿隆),焦亦石也是以诚相待,和睦相处,目的是团结多一些人一同工作。

焦亦石来后不久,当把工厂的生产指挥糸统调整健全后,作为一项工作制度,每周一上午9—10点在厂会议室召开各生产相关部门的主管参加的“生产周会”,向各部门通报本周生产工作的重点和注意事顶,各部门有什么困难或问题在会上一并进行协调、处理。

第一次召开“生产周会”的前二天,焦亦石就找到骆经理,请他参加并一同主持会议。

听完焦亦石的话后,骆经理立即说:“生产是你主管的,我没必要参加。”

焦亦石陪着笑说:“你是主管出货的,要出货当然就必须生产制造出来,所以不但生产会议需要你参加,而且还要你在会上唱主角。”

骆经理面无表情,说:“你生产出来了我就按时出货,其它事与我不相干,别说什么主角不主角,会议我都不会参加。”焦亦石还欲说话,骆经理却已转身走开。

第一次的“生产周会”骆经理自然没有光顾。

第二次的“生产周会”前一天下午,骆经理正躺在他办公桌旁的大班椅子上闭目养神,焦亦石走到他办公桌前,叫了声“骆经理。”

骆经理慢慢地微微地睁开了惺忪的双眼,含混地问:“什么事?”

焦亦石说:“打搅你一下,明天又要开生产周会,我还是想请你参加。”

骆经理的眼睛再睁大了些,头也抬高了点,粗声粗气地说:“上次我不是讲过了吗,我不参加!我是一个大老粗,不识得在会上高谈阔论,也讨厌参加这样那样的狗屁会。”说完,他又闭上了眼睛。

焦亦石说:“那好吧,尊重你的意见,不参加生产周会。”随即,焦亦石脸上掠过一丝不易觉察的冷笑,转身离开了。

从内心来讲,焦亦石并不是真的希望骆经理参加生产周会,他若参加,以他那种鲁莽的个性,极可能在会议上打横炮、挑事端,闹得会议不能正常进行。

之所以两次耐心邀请他参加,完全是焦亦石的一种处事的策略,一是对他表示了尊重,二是可堵住个别人的闲言碎语——“厂长不把经理放在眼里,这样的会议都不让经理参加”。

至于骆经理说的我是一个“大老粗”,焦亦石心中明白,那是工厂有些人背后对骆经理的称呼,据说这三个字还是香港那边叫出来的。

他没读过什么书,文化较低,当然谈不上什么学历和技术职称。只是在香港时与胡老板的关系较熟,胡老板便邀请他来内地工厂帮帮手,并聘任他为工厂经理。

他是香港人的身份,胡老板是按香港的标准给他月薪,在大陆那些低薪阶层面前,他就有了极大的优越感,为人处事,自有一份傲慢习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许他的工作能力和行事不能让胡老板满意,于是胡老板便聘请了新的厂长和总管,使他的地位发生了由重转轻的变化。

当焦亦石以决然的态度迫使冷天祥和孙宝骏两个主管自动辞工离厂后,骆经理多次在不同的场合对一些老员工(骨干)说“你们要注意了,新来的厂长容不下老员工,要打掉一批老的,换上一批听他话的新人上来。”

有人将这话告诉焦亦石,焦亦石只是坦然一笑,说:“嘴长在人家的身上,他爱怎么说由他说去,我十分相信有头脑的老员工会自己判断是非曲直。”

四楼物料部仓库的入口处,摆了几张桌椅和厂办公室换下来的旧沙发,桌椅是仓库保管员们坐的,旧沙发是方便一些来领材料的人在等待时临时坐坐的。